誠信歸去來
歸去來,誠信遠(yuǎn)去胡不歸?
受人之托,本該千金一諾,雖萬貫不起邪心。然,泱泱華夏,禮儀大邦,趨利附金者竟如此之多,悲乎!
我所悲,世人不再視誠信為九鼎,不再視誠信為尊嚴(yán);我所悲,見利忘義,見錢眼開;我所悲,金錢價值觀的肆虐橫行,名正言順分割甚至獨吞別人的獎金;我所悲,誠信標(biāo)準(zhǔn)的缺失,幸福觀的低淺鄙俗。
在金錢至上者看來,尾生抱柱守約,大水漫腰而不失約,至少是個大傻帽,F(xiàn)代社會誰還會為了一句承諾而不惜生命的呢?尾生固然癡憨,但為知已者死,死又何怨!人活一口氣,浩然天地之正氣,生當(dāng)言而有信,死當(dāng)光明磊落,絕不做勢利小人!
孔子曰: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人活一世,不能鼠目寸光;人之行世,當(dāng)頂天立地。
《趙氏孤兒》傳唱千年,程嬰亦萬古流芳。
程嬰不過是趙朔的一般朋友,按理說趙朔家庭幾近滅頂之時,該唯恐避之不及才是。然,程嬰是條真漢子,朋友遇難,一孤尚存,程嬰毅然決然肩負(fù)重任,誓把孤兒撫養(yǎng)成人,以報朋友之信任。這是何等有情有義之人!又是何等重信守諾之人!當(dāng)孤兒成人,家仇已報,奸黨已除之時,按理說大功臣頤養(yǎng)天年才是。但程嬰?yún)s慷慨陳詞:“昔下宮之難,皆能死。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趙氏之后。今趙武既立,為成人,復(fù)故位,我將下報趙宣孟與公孫杵臼!庇谑欠鼊Χ,驚天地泣鬼神,巍乎壯哉!
古人把誠信看做比金子還珍貴的品質(zhì),所以才能蔑視金錢,富貴不淫,威武不屈。蘇武在冰天雪地的漠北頑強生存十九年,只是為了朝廷的重托;張騫出使西域,百轉(zhuǎn)千回,匈奴威逼利誘而矢志不渝,雖結(jié)婚生子,仍不忘大漢囑托,最終不辱使命,要的就是一個“信”字;秦末名士季布,一向信守承諾,后來遭遇大難,朋友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救他,于是留下了“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的美談。
子路曰:言必信,行必果。莎士比亞說: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要自己誠信。左拉說:失信就是失敗。想必這些有思想有見地的人不會如此淺薄吧?
看看我們周圍,缺乏誠信的人比比皆是。答應(yīng)的事情忘掉了,朋友的囑托不當(dāng)回事,為了金錢可以出爾反爾,與自己的父母兄弟反目成仇。更可悲的是,一些人因為金錢喪盡天良,竟出賣朋友出賣良知,情何以堪!
誠信乃中華傳統(tǒng)美德中的精髓,是傳家寶,如今不敵區(qū)區(qū)金錢,痛哉!經(jīng)濟時代,更需要誠信,呼吁建立個人誠信檔案,讓走失的誠信歸去來!
所幸,誠信并沒有消失,也永遠(yuǎn)不會消失。已經(jīng)報道過很多彩票信守承諾,為別人墊付彩資,中了大獎不私吞,這樣的人活得坦坦蕩蕩,難道這不是幸福的源泉嗎?
誠信,至尊至貴,歸去來!歸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