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生命流淚
近期我偶然翻到一本小學買的書——《生命流淚的樣子》。我仔細翻閱了這本書,突然覺得為什么我以前沒有好好注意過它呢?
這本書生動的刻畫了一個慈母的形象,圍繞一位母親對女兒樸實的愛,詮釋了生命與愛的真諦。書本的主人公是一位年僅12歲的小女孩,12歲正值豆蔻年華,是青春、美好、活力的開始,可她卻過早地承受了喪母的痛苦。年輕的軀體里面藏著一個倔強的靈魂。人們只看到她外表的堅強,卻不知堅強的外表下緊緊包裹著一顆脆弱的心靈,它被辛酸、痛苦、遺憾一點一滴的填補著。
從女兒的母親得知自己身患絕癥后,就下定決心把對女兒的不舍和擔心化為磨礪女兒的行動。一向性情溫柔謙和的媽媽性情大變,把家務(wù)重擔全部壓在女兒一人身上,且極為苛刻狠心。女兒長久以來積壓的滿腔委屈無處怨,滿腹傷心無處訴,終于在一刻之間迸發(fā)?蓱z天真的女兒并不知母親對她的一切苛刻與狠心并不是因為對她的愛有所減弱,也不是因為身體上的痛苦需要發(fā)泄,而是源自母親對女兒最深最深的愛。直到母親離世前夜看到母親寫下的日記后,女兒才明白母親拼盡生命終點最后的燃燒,只為將一縷溫暖的殘光永遠的普照在女兒的心田。一字一句盡看在女兒的眼里,痛在女兒的心里。母親走得再遠,也永遠走不出女兒的心里。逝去的母親站在生命的彼岸。面對生命的沉重她流下了淚,手指上留有余溫的淚熔化了女兒的心。此后,她將母親溫暖的細節(jié)不斷放大化,匯成一股暖流照亮她前行的道路。此岸、彼岸必定隔著一條生命流淚的河,只能遠遠觀望!
我想那位善良慈愛的母親,應(yīng)該是沒有遺憾、了無牽掛了,因為她的溫暖會永遠烙印在女兒的心里。人永遠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可惜這世上沒有時光機,不能帶你穿梭到過去。青春因磨礪而美麗,生命因堅強而煥發(fā)光彩,母親留下了一筆讓女兒受用一生的“財富”。
以前別人問我見過永恒的花嗎,我說沒有,但現(xiàn)在我想我找到答案了。它,是人類純潔真摯的愛,是那份希冀。再明艷的花也總有凋謝的一天,而心靈之花永不凋謝,它是永恒的;它連接了人與人之間最純真的感情,喚醒了人類內(nèi)心深處的那顆待萌發(fā)的美好種子。
所以,我們要保護好心靈之花,保護好愛,保護好生命。它們是脆弱的,更是需要被人呵護的。不要讓它們流淚,請讓它們時刻保持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