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與丑的較量---讀《巴黎圣母院》有感
“同學(xué)們,我給大家講一個‘美與丑較量’的故事吧!”……每當(dāng)我們上課疲勞時,小學(xué)語文老師就會用故事來吸引我們,……
如今的我上中學(xué)了,小學(xué)老師講的‘美與丑較量’故事依然清晰的在腦海中浮現(xiàn):美麗的艾斯梅拉達和敲鐘人卡西莫多以及虛偽的羅德.費羅洛的形象漸漸立體了,揮之不去了。在他們的驅(qū)動下,我來到圖書館,靜心拜讀了原作《巴黎圣母院》,真正感受到作品的浪漫主義氣息,好好地被雨果先生筆下的傳奇故事熏陶了一番。
小說講述了在巴黎的中世紀,十六歲的吉普賽女孩艾斯梅拉達美麗動人,她善良的人格受到眾人的青睞,其中有圣母院的副教主羅德.費羅洛以及教堂敲鐘人卡西莫多等人,可這兩人的性格有天壤之別,外貌也成為鮮明的對比。費羅洛相貌端莊,權(quán)勢皆有,可是內(nèi)心卻卑鄙可恥、崎嶇無比,他利用了無數(shù)的低劣手段,絞盡腦汁、費盡心思想得到艾斯梅拉達,甚至不惜去傷害無辜人的性命,包括自己希望得到的那個女孩;而卡西莫多的外貌雖丑陋,但他卻擁有一顆純潔高尚的心,他喜歡艾斯梅拉達,希望她幸?鞓,他竭盡所能保護她,不讓她受到任何傷害,和費羅洛相反的是,卡西莫多愿意為艾斯梅拉達做一切事情,包括賠上自己的生命。最后,艾斯梅拉達遭到費羅洛毒手,而卡西莫多為她報仇以后也隨著艾斯梅拉達的靈魂一起飛向了天堂,他們是善良的。
作者讓故事以悲慘的結(jié)局收尾,十分凄美!凄美的故事時時撥動我的心弦,讓我在閱讀之前無限期待,閱讀之中同喜同悲,閱讀之后難以忘懷。作者在作品中婉轉(zhuǎn)地表達了對舊世紀社會黑暗和卑劣的不滿;用嫻熟的寫作技巧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個性格迥異的人物;歌頌了真善美,鞭撻了假丑惡,給讀者心中送來了一把測量美與丑的“尺子”,讓《美與丑的較量》在這里碰撞出了火花!給世人留下了無形的資產(chǎn)!
此時,我不禁想起了小學(xué)老師講的這個故事,當(dāng)時還不太明白,眼下真正懂得了:在生活中,要懂得歌頌真善美,辨別假丑惡,學(xué)會運用鑒別美與丑的“尺子”,讓自己不迷失方向。人不能因自己先天不足而自暴自棄,也不能過分追求美麗的外表,只有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才會擁有一顆熱情開朗、善良純潔、自愛自重、無私奉獻的心,這樣的人才是最美麗的。所以,“上帝給你關(guān)上了一扇門,就一定會給你打開另一扇窗”。我們學(xué)會抓住上帝給我們的一切機會,創(chuàng)造美麗!
作品揭示了一個道理:正義永遠會把惡勢力踩在腳下,卑劣永遠是善良的手下敗將,邪不壓正,相信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那道亮光,它是幸福的源泉,把它找回來,揮灑自己的幸福,并把愛傳遞下去,你會發(fā)現(xiàn)它可以戰(zhàn)勝一切,讓假丑惡不再出現(xiàn)!
打開心窗,仰望藍天,我發(fā)現(xiàn)了:漫漫的人生之路,長度是不可預(yù)測的,但寬度是可以打造的,真善美永遠是人生旅途中的亮麗風(fēng)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