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俄國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以自身經(jīng)歷寫的一部小說。講述了一個熱血青年的事跡,他從一個一竅不通的小孩子成長為一個堅強的戰(zhàn)士的故事。
文章的主人公是一個叫保爾柯察金的少年,他是貧苦人家的兒子,全家一直以來都受到了被剝削和被壓迫的痛苦。直到認識了朱赫來,保爾的人生才得以改變。在朱赫來的影響下,保爾認識了革命,充滿了反抗的勁頭,成為了一名紅軍,成為了一名最勇敢的士兵,成為了一名最堅強的戰(zhàn)士。
在一次次戰(zhàn)爭的磨練中,在一次次冶煉的焚燒中,保爾煉成了“鋼鐵”一般的意志,這是他對革命事業(yè)的信念。在保爾的人生中,充滿了無數(shù)的考驗,面對這些考驗,他未曾放棄。在無數(shù)的壓迫中,他也未曾低頭,只是頑強的拼搏著,勇往直前,決不退縮。
保爾為革命事業(yè)而獻身的精神,深深的打動了我。他為了團,為了黨,在高寒的地方義無反顧的修筑鐵路,然后又參與了工業(yè)的建筑,還參加了邊防的斗爭。他每日忘我的工作著,為革命,為國家而努力,毫無怨言的奉獻著自己。就這樣,保爾的身體才要垮了,但他還有一顆甘于奉獻的決心。
我很佩服保爾那種堅強的意志,他在戰(zhàn)爭中多次受傷生病,死神總是在他身邊徘徊。在戰(zhàn)斗時,他的顱骨被打穿,并且摘除了右眼;又在挖鐵路的時候得了傷寒和肺炎;參加勞動時,發(fā)了高燒和急性風濕;一次車禍,奪走了他的左腿,最后雙腿癱瘓,雙目失明,他曾一次次躺在冰冷的手術臺上。如果讓我去經(jīng)歷那樣一段經(jīng)歷,也許我不會堅持到最后。保爾在疾病、困難和挫折面前沒有退縮,反而還勇往直前,去戰(zhàn)勝這些。保爾要做的,是盡自己一切力量去幫助祖國,奉獻于祖國。而我要做的是好好學習,回報父母,回報社會,回報祖國。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解放而進行的斗爭!笔前,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讓時間白白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