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的精神病人--《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什么是天才,什么是瘋子?我想很多人都是這樣回答的——天才就是高智商,瘋子就是神經(jīng)病。仿佛一個在天,一個在地,永遠不可能有交集。讀完《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也許會改變很多人對這兩者的看法!
本書的封頁有些詭異,在一塊長方形內(nèi)有許多眾人所看不懂的奇怪的畫中,左右兩邊各有半塊人臉的影子,大概代表天才和瘋子的關系吧。作者高銘耗時四年,深入醫(yī)院精神科、公安部諸多神秘機構,得以與數(shù)百名精神病人直接接觸,最終產(chǎn)生了—國內(nèi)第一本精神病人訪談手記!
書中講述了作者與多位精神病人接觸的經(jīng)歷,每一個故事都簡單明了,又撲朔迷離。所有的故事清楚到讓人感覺身臨其境。在作者所接觸到的患者中,有研究哲學、心理學、人體、生物學、宗教、量子物理學、符號學、瑪雅文明的各種各樣的人,還有一些多重人格者,“永生者”,“小說”家以及懼怕夢境、細菌甚至是月亮的人。作者將每個人物的形象、性格和已知的內(nèi)心世界刻畫得栩栩如生,仿佛他們就在你眼前與你交談。由此可見,作者在收集素材與寫作上下了很大功夫,才讓我們讀者閱讀時體會到了一種特別的樂趣。
精神病人中很多有自己的思想,也很清楚自己在想什么,甚至很多想法是很有科學性的,就像書中的“四維蟲子”和“時間的盡頭”等節(jié)所提到的,患者的思維是很嚴密的,所講到的量子力學也是有根有據(jù)的,講述時思路清晰嚴謹,若是在大學課堂講課,相信是很有資深教授的范兒的。但是這樣的人卻被送進了精神病院,人們把他們當成瘋子,只是因為他們的思想被絕大多數(shù)人所不能理解和接受。若是人們能寬容地對待這樣的思想,換個角度來看“精神病人”一些天馬行空式的想法,或許他們就是坐在研究院的科學家了!
天才和瘋子有時只是時代的差別,如果在一千多年前有人整天拿電腦,航天飛機什么的來說事,人們肯定也覺得他們是瘋子,可是在今天,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的每一個人都不會對此有絲毫的質(zhì)疑,它們都成為了現(xiàn)實。再如,尼采,梵高,愛因斯坦等天才都有不被大家所理解的時候。梵高也因自己的畫風和當時的主流不同而不被大家所待見,后來也進了精神病院。但現(xiàn)在,梵高所有作品都價格不菲!
許多天才都是埋沒在人們的質(zhì)疑聲中,堅信真理的天才,只有碰上相信真理的人,真理才會發(fā)出金光,造福于人類。天才若是生不逢時,便也成了瘋子。因此,部分精神病人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天才,只是不被理解而已!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不過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