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刺角魔蜥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
在逆境中生活往往是人磨練意志的最好方法,逆境會使人變得堅強(qiáng)、勇敢。
沙漠中有一種體型瘦小、渾身長滿刺的丑陋蜥蜴,名為刺角魔蜥。在沙漠里,一年四季難得有水,唯一的來源就是老天偶爾大發(fā)慈悲下點(diǎn)雨,但更有保障性的,則要依靠夜里的露水,可怎么才能收集到這些露水呢?這成了刺角魔蜥們的一道大難題。
為了解決這道難題,每只小刺角魔蜥從出生那天起就要開始找一塊堅硬的石頭,不停地用它們磨自己的背脊,直到它們背上出現(xiàn)一道“溝渠”。這個“工程”得持續(xù)好幾個月,每次它們的背脊都會被磨得血肉模糊,但它們強(qiáng)忍著劇痛,直至“溝渠”完全形成。它們這樣做一是為了在下雨天,雨水可以順著背上的“溝渠”,更好的流入他們口中,使他們喝上水。二是收集露水。每只刺角魔蜥到了傍晚,就會待在植物葉子的下方,一動不動,因為如果它們稍微動彈一下身子,就可能錯過水滴。
環(huán)境再怎么惡劣也要生存。這需要的是一種毅力,一種堅持不懈、堅強(qiáng)不屈的精神,來忍受痛苦的“磨身”。因為有這種精神,才使得刺角魔蜥在干燥、殘酷的沙漠里頑強(qiáng)地生存下來,并傳承不息。
這讓我想起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作為一個音樂家,居然雙耳失聰!更不可思議的是他居然譜寫出了那么多華麗的樂章。他的精神是多么可貴!
“人在逆境里比順境里更能堅持不屈。遇厄運(yùn)時比交好運(yùn)時更容易保全身心”,這是雨果的名言。人一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fēng)順,厄運(yùn)隨時都會與我們相逢,遇到逆境不要逃避,逃避只是怯懦者的“法寶”,是勇士就應(yīng)該直面人生,用笑臉迎接悲慘的厄運(yùn),用百倍的勇氣來面對一切不幸。
大海深邃,但精衛(wèi)能填海;群山挺拔高昂,但愚公能移山;天空云潏波詭,但女媧能補(bǔ)天。如果我們能像刺角魔蜥那樣直面人生,那么我們一定能走出一條成功之路來。
湖北黃岡浠水縣英才學(xué)校初二:王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