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文化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痹谙矐c的鞭炮聲中,我們迎來了紅彤彤的傳統(tǒng)佳節(jié)——春節(jié)。家家戶戶燈火通明,走親訪友,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但是一些“90后”的哥哥姐姐們,毅然放棄了與家人團圓的機會,捧著手機在自己的世界里尋找所謂的歡樂!笆フQ老人搖著鈴鐺駕著雪橇笑呵呵的走了,小愛神丘比特抱著一束玫瑰帶來了浪漫情人節(jié)!鄙虉錾,禮品店里,到處都是她們成群結隊的身影。在她們臉上,你看不到任何過新年的喜悅,而是滿腦子的“粉紅幻想”。面對她們,你不會聽見“新年快樂”、“身體健康”,卻是“你收到平安果了嗎?”、“你收到巧克力了嗎?”“……”
看到這些人,我不知為何感到莫名的心酸。在全中國都在歡度新年時,她們卻在興致滿滿的過西方國家的節(jié)日。這些人對中華傳統(tǒng)佳節(jié)不屑一顧,說有著上千年文化的春節(jié)“老土”,外國的圣誕節(jié)才最“時尚”。你們是不是覺得中國的節(jié)日很物質(zhì),無非就是喝酒劃拳在一起湊熱鬧?是不是覺得西方的節(jié)日都很小清新,有小資情調(diào),把屋子裝扮的亮晶晶的,很非主流那才叫過節(jié)?那我只能說你們很“崇洋媚外”。中國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歷代的帝王們每逢佳節(jié)都要舉國歡慶,特赦天下,以便有那種喜氣洋洋的氣氛。你們呢,只是平民,又有什么理由“放不下自己的面子去過那吵吵鬧鬧的節(jié)日”呢?說出來都挺好笑,自己是中國人卻瞧不起自己民族的文化,有本事你別去當中國人,去改國籍啊,這樣你是不是就覺得高人一等了呢?
也許你只有踏出國土,走向世界時,你才能感到“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辛酸。當你在大年三十那晚,獨自一人走在異國的街頭,看到的是冷清的大街和早早熄燈睡覺的居民,而不是舞龍舞獅和絢麗的煙花,沒有燈籠,沒有對聯(lián),沒有人關心你,用親切的漢語對你說“新年快樂,身體健康”,這時,你是否會有一種想哭的沖動,感到自己從來沒有如此想念過那平時認為是噪聲的爆竹。我們是中華兒女,炎黃子孫,那幾千年的文化精華早已深深藏在了我們內(nèi)心的深處。中國是文明古國,我們的文化早已影響到世界各地,我們是龍的傳人,我們因此而驕傲!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沒有人可以忘記它:
“我們不是沒有我們的節(jié)日,而是我們喪失了許多許多的記憶。”
“我們不是沒有我們的文化,而是我們喪失了太多太多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