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我
一到清明時節(jié),在王小廟的烈士陵園里,一種“勿忘我”的無名小花,總會如期綻放。藍色的四片花瓣,成了春天里的第一抹秀色,于無聲處,風情萬種。
為什么叫“勿忘我”,當?shù)氐睦相l(xiāng)告訴我們,這名稱的由來,是與侵染了烈士鮮血的傳說有關(guān)。
1942年至1945年間,新四軍在華中地區(qū)進行著艱苦卓絕的抗戰(zhàn),當時淮南抗日根據(jù)地的傷員犧牲后,便由當?shù)氐睦习傩仗У酵跣R村北側(cè)的一片荒嶺上掩埋,逐漸形成了174座土墳。
每到春天,當?shù)氐睦习傩站腕@奇地發(fā)現(xiàn),在土墳周邊開滿了小花,藍瓣四片。像極了新四軍軍服的顏色,且是四片,恰好驗證了新四軍的“四”字。當?shù)氐睦习傩照J為這是烈士的鮮血化成了花,深受感動。所以,就親切地把這種小花喚作“勿忘我”。
勿忘我的根很深,勿忘我的愛扎得更深。翻開勿忘我的花語,我們知道這樣一個傳說:在一片荒蕪的原野上,風在吹。一個男人和女人,相擁著走在風中。天是那么藍,云在輕輕飄。忽然,一朵和天空有著同樣顏色的花,在遠處輕輕的搖動。女人停止了腳步,她看見了花,看見了那朵不知道名字的花。男人向藍色走去,他明白女人的心,知道這朵花應(yīng)該別在她的發(fā)髻上,他愛她。但是,當男人摘下這朵花后,腳卻沒法移動,他陷進了沼澤里。女人拼命的沖了過來,像風。男人轉(zhuǎn)過身子,搖頭示意她不要過來。女人站住了,淚,卻在臉上不停地流。男人舉起了花,微笑著對她說:勿忘我。風在吹,在傳送著男人留給女人的最后一句話:勿忘我。這朵融進愛的花,從此有了一個藍幽幽的名字:勿忘我。
一個男人以這樣一種決然的方式,詮釋了愛情的美麗。勿忘我花很美,因為它的美融入了愛,它的根扎在它所愛的土地上。這是碧血凝就,是一種死后重生的絕色。
在定遠的大地上,勿忘我花開遍野。青年男女徜徉其間,笑容滿面。他們相信愛情,相信未來。
我祝福他們,祝福有情人終成眷屬。但我知道勿忘我真正的含義不在這里,它的美,只有在王小廟烈士陵園里才能體現(xiàn)。
據(jù)《定遠縣志》記載:“民國31-34年,新四軍二師衛(wèi)生部設(shè)在觀寺鄉(xiāng)東南官塘陳村,醫(yī)院下設(shè)三個分所,一分所設(shè)在官塘劉村,三分所設(shè)在馬廠村。多為站雞崗、黃桐廟等戰(zhàn)斗傷病員轉(zhuǎn)送到這醫(yī)治,醫(yī)治無效的就安葬在王小廟。”
縣志所記載的站雞崗戰(zhàn)斗指的是1944年11月10日至19日,新四軍二師先擊退6000余名日偽軍的“掃蕩”,又在站雞崗全殲配合偽軍夾擊的1600余名的頑軍,黃桐廟戰(zhàn)斗則是1945年4月14日至20日,新四軍二師在友鄰部隊的配合下,經(jīng)過連續(xù)6晝夜的戰(zhàn)斗,打敗頑軍1.3萬余人的進攻。先后攻克肥東王子城,黃桐廟等據(jù)點13處。殲滅頑軍3600余人,新四軍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傷亡人數(shù)達2019余人。
英魂化幽草,羞做亡國人。很多新四軍將士犧牲時都不過二十多歲,他們?yōu)榱嗣褡宓木韧鰣D存,舍棄了父母和妻兒,毅然決然地走向了抗日的第一線!奥窆呛雾毶h鞯,人生處處是青山!彼麄冞@種英雄氣概與舍家愛國的情懷,至今令人動容。
毛澤東主席在審閱修改延安《解放日報》1944年10月1日社論《新四軍的勝利出擊與中國是救國事業(yè)》一文中指出:“不管日、蔣如何合謀危害新四軍,但是新四軍依然在發(fā)展壯大,依然在打勝仗!毙滤能姟艾F(xiàn)在已經(jīng)成了華中人民的長城,成了華中人民血肉不可分離的一部分。要把它消滅,要把它趕走,日本人辦不到,任何生命反對派也是辦不到的!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為愛赴死,情之極也。而犧牲的新四軍將士,為了民族的生存,慷慨赴義,是國之幸也。他們用所有的熱血,化而為花,捍衛(wèi)著著他們曾生活的土地,生生世世,不離不棄。
習習的春風里,勿忘我像藍色的火苗在跳躍,在奔跑。在陽光下自由自在的開放,充滿了愛的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