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春天
這天,又一次獨自在花園里漫步,四周春意盎然,幾個星期前還光禿禿的樹枝已披上了綠襖,隨處可見姹紫嫣紅的花朵。幾個小孩子從我眼前打鬧而過。抬頭看著天,還是藍的,憂郁的藍。輕嘆一口氣。是的,春天來了,生機勃勃!可于我,這卻是一個灰色的春天。
最近幾年,故鄉(xiāng)的親人一個接一個地走了。也許那時我還?總之不是特別傷心?山衲辏枢l(xiāng)的最后一個親人,也是在這個春天——生機勃勃的春天,離開了我們。我的心情無比沉重。看著眼前的花團錦簇,莫名產(chǎn)生一絲恨,想毀掉眼前的美好,來悼念故鄉(xiāng)的親人。
回想葬禮的情景,印象最深的是“入土”。我端著遺像,漢子們抬著棺材,我真的不敢相信那么疼我愛我、活生生的一個人——人啊!就這樣,沒了!然后看著他們把棺材放進挖好的“坑”,看著他的孩子們痛哭,我心生一絲恐懼:總有一天,我也會站在那里,我的孩子也會站在那個地方?粗昏F楸有一鐵楸的土把“坑”漸漸填平,我知道,再也見不到他了——我的親人!淚水涌上眼眶,不僅是傷心,還有迷茫:既然人總是要死的,那我們活著為了什么?那以后,我總喜歡一個人思考生命,就像現(xiàn)在,即使身邊時萬紫千紅。突然看到一支玫瑰,獨自生在野草中,冷笑著,現(xiàn)在這么驕傲,總有一天你也會凋落。接著發(fā)現(xiàn)它是被人摘下插在那兒的。哦,好吧,你已經(jīng)開始凋落了。
那天上語文課學(xué)習(xí)巴金的《日》,老師說:“其實我們多活一天就離死亡又近了一步。”是啊。生物上學(xué)生物的發(fā)育有“生長、發(fā)育、生殖、衰老、死亡”。萬物的最后宿命終是死亡,那活著干什么?為什么要“生殖”?后代不還是要死的嗎?曾有一段時間,我的答案,是一定要出名,不管用什么方式,壞事做絕也算,要讓人們知道地球上曾有過我這樣一個人。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認(rèn)為自己是對的。可視角一變,猛然看到落了滿地的迎春花,又釋然了。那一剎,我懂了:
今后,即使我默默無聞,也要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即使我是一朵花,也要“化作春泥更護花”;即使我是蠟燭也要“蠟炬成灰淚始干”;即使我是一根火柴也要在關(guān)鍵時刻有一次閃耀;即使我死后尸骨都腐爛,也要變成磷火,在荒野上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