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shù)氖赝?/p>
爺爺和奶奶一直住在鄉(xiāng)下,自從奶奶去世后,爸爸經(jīng)常勸爺爺跟我們一起住,爺爺總是沉默地?fù)u搖頭,有時拗不過我們也只是住個一兩天就回去了。
爺爺聽不懂普通話,耳朵也不太好使,即使到了我們家也只是成天坐在家里,吹吹風(fēng)扇,抽抽悶煙,打發(fā)著時間。爺爺總是一個人靠著椅子,眼睛牢牢地盯著窗外,面龐上古銅色的皺紋被燦爛的陽光曬得油亮。渾濁的雙眼微微瞇著,似乎是在抵擋太陽過于耀眼的光芒。也許是坐累了,他有時會站起,身子微微佝僂著,向前傾斜,枯瘦的雙手背在身后。
在我心中,爺爺就像鄉(xiāng)里那座老屋一樣,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滄桑。我一直都覺得疑惑,既然子女們都在城市里安家,為什么不搬到城里呢?在這個飛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社會里,鄉(xiāng)村里的老房子都已是空空寂寥,生活也不方便,更沒有大城市的繁華精彩、熱鬧喧囂。
這個問題是那天跟爸爸聊天時得到答案的。爸爸說,爺爺從下在鄉(xiāng)里長大,與家鄉(xiāng)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老屋更是在滄桑的歲月洪流聳立了多年,而奶奶的出現(xiàn)更是帶給了爺爺莫大的幸福,后來,爺爺為了家庭、為了孩子奔波勞累,大半輩子都是在田里耕地、澆水,以維持最基本的生計。幾乎是在一剎那間,我明白了——爺爺是想做一個守望者!
爺爺守望著大山,守望著老屋,守望著他種了一輩子的田,也守望著已逝的奶奶的靈魂,守望著他的寄托。也許在很多人看來,這些都算不了什么,不過就是一座破房子、幾畝薄田。但對于爺爺來說,老屋承載了他純樸的童年記憶,薄田則凝聚了他辛勤耕種的汗水,而奶奶的靈魂則是他們相濡以沫的愛情回憶。我想,他每天都會在門口的池塘凝望自己的田,或是在老屋里看看奶奶的照片。他一定是回想了那些時光:與伙伴們斗蟋蟀的時光,幫著家里干農(nóng)活的時光,與奶奶結(jié)婚時甜蜜歡笑的時光,看著自己的孩子們漸漸成長的時光……這不僅僅是一座大山、一個房子、幾畝田地,也是爺爺對于已逝流年的一個寄托、一個念想、一種懷舊,更是一段思念、一闕時光、一縷回憶。爺爺固執(zhí)地守望在鄉(xiāng)村里,只是希望還能真切觸摸到那些年逝去的韶華,那單純快樂的回憶,因為他不想丟失那些寶貴的東西。于是他選擇了做一個守望者。
如果現(xiàn)在你問我爺爺究竟在守望什么,我想,也許是心中的一方凈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