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屠刀下的花季南京1937》有感
屠刀下的花季,首先是這本書的封面吸引了我,一個穿破舊棉襖的男孩挎著包袱,眼睛瞇成一條縫,臉上充滿了絕望,后面卻是千年古城南京。南京大屠殺一段國人永不能遺忘的歷史。
如果說,南京大屠殺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一個“大傷疤”,那么,完全有必要讓中國青少年正視這樣一個歷史事實。因為點點滴滴的歷史記憶,都是流淌在我們身體里的“血液”。這里,既有金色的光榮、藍色的夢想與七彩的歡歌,也有血色的黃昏、猙獰的屠刀與決死的反抗。我們走不出民族的歷史,正如我們走不出自己的皮膚。
這本書從南京的歷史寫起,到南京大屠殺始末、南京大轟炸、南京的陷落!介紹了在南京大屠殺英勇犧牲的英雄,和花季少年在南京大屠殺悲慘的經(jīng)歷,南京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吳宮花草、晉代衣冠、明祖殿堂、天國烽火,記載著多少驚心動魄的史話,傳頌著多少可歌可泣的傳奇。1937年,兇殘的日本侵略者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血流成河,遍地衷鴻,名城毀于一旦。我讀了這本書,深刻地體會到,我們多災多難的民族呵,曾遭受到多少難以想象的痛苦折磨。尤其看到那些震撼人心的數(shù)字,30萬人死亡不論婦女兒童,凡中國人一概都殺,房屋全部放火焚燒,你能想象的出來當時情景嗎?
這也是一部獻給大屠殺中青少年的書。豆蔻年華的悲慘生活。青春夢魘的泣血告白,都成為他們心中永遠的傷痕。親愛的青少年朋友們,當我們在春花爛漫的公園與父母親友歡聚,當我們晚飯后倘佯在燈火闌珊的街頭,當我們迎著朝霞唱響嘹殼的歌聲,可曾會想起那些同齡人?可曾想到,和平幸福的生活,是多么珍貴,多么來之不易!
同時,這也是一部獻給反抗者的書。我們絕不是待宰的羔羊!許多平凡的中華兒女,包括廣大青少年,不但挺身抗暴,且相互幫助,見義勇為,與日軍展開殊死搏斗。盡管他們的抵抗,是如此悲壯而慘烈。但他們以鮮血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我們也要感謝那些在屠殺中勇敢?guī)椭y民的外國人。他們用良知見證了中華民族的悲劇,也見證了中華民族不屈的反抗。
這更是一部獻給未來者的書。1949年后,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重放青春的南京,經(jīng)過幾十年建設,已變成聞名國際的現(xiàn)代化大都市。可是,青少年朋友們,可曾知道喔然屈辱的歷史一去不返,但在日本國內(nèi),卻依然有人否認南京大屠殺。有人參拜靖國神社,有右翼分子認為中國造假,前事不忘,后世之師。面對那些鉛黑色、沉重的歷史,我們不應忘記,是中國共產(chǎn)黨。讓那心酸恥辱的一頁永不再重演;面對中華民族復興的重任,我們更應牢記,只有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中國才能走向繁榮富強,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讓我們在希望的燭光中,安慰無辜死者的靈魂,增長愛國情懷;讓我們在悠悠的鐘聲下祈禱,讓和平之鴿永遠飛翔在蔚藍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