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
秋天在這個時候總是最尷尬的。秋分過后,日子說著是要變的短些,然而夏日的驕陽像是留戀這彎蒼穹一般不愿離去,天氣還是暖融融的,只是在清晨與傍晚有些許不易察覺的涼意罷了。既不惱人焦躁,又不冷意襲人,我將她喚作“清秋”。正是那“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清秋清澈入骨,使人思想澄澈,心情肅然深沉,不會像那繁華濃艷的桃李春色,叫人輕浮若狂。
秋天你要做的便是一個“賞”字。特別是在皓月垂空的秋月夜,夕日欲頹,天空很快搭上一襲硯色的披風(fēng),下擺飄忽間匿不住夕陽的余暉,這披風(fēng)長短恰到好處,不顯的秋葉過分沉郁,又不使夕陽勻了這清秋的韻味。遠(yuǎn)遠(yuǎn)靜靜的街燈明了,像是繁星閃爍,點綴一二,又像是眼睛,小心地探視這被落葉蕭蕭覆蓋萬里的世界。當(dāng)你張開干澀的雙目,你暼那落木飄零一地的金黃,又望那街燈慵懶不分明。
我想著街燈在這道路旁已守望多年,他的年齡看上去比我大許多,或許他是數(shù)十年前和近旁的那棵老樹一起矗立在這里的呢。他和老樹仿佛多年的知音好友,默默地陪伴在側(cè),雖無一觴一詠,也無法暢敘幽情,可這時這景的確是分明真切的。
春和景明,街燈的光是溫和的,待那梨花帶雨碾作塵,這柔光裹挾你我共賞春雨煮葉;夏日灼目,街燈的光是躍動的,盼那素湍綠潭急甚箭,這炫光慫恿你我相游夏水泛舟;冬雪厚重,街燈的光是暖融的,候那寒江雪景人蹤滅,這暖光相伴你我漫步冬枝緘默。于我更愛這秋夜的燈,緣是這燈光送炎夏歸去,迎來清涼萬千,想來這是關(guān)乎時光靜流逝,盛景漸失落,清風(fēng)與夏花的邂逅與道別。她較其他季節(jié)比起來,總是多了一絲韻味,這是道別的不舍,收獲的欣悅,緣是只有身在其中才能體味個中滋味。季節(jié)更替之間的斷層,一刀斬下就絕不回頭的決絕。
憑窗投下目光,庭院里的樹大約與路旁的相似,有著粗重的樹干,寬闊的葉片,也總是在清秋時落下,“無邊落木蕭蕭下”便應(yīng)了這景。有時聽到耳邊有著這樣的碎語:“這真是惱人的很,才掃干凈的院子竟又落了這么多落葉,真是麻煩!鞭D(zhuǎn)而又想,這莫不是大自然美麗的饋贈嗎?你看那萬千枯葉,均是不同的脈絡(luò)紋路,她曾在早春攀附高枝歌唱,又在盛夏伸展遮蔽酷暑,如今她將自己周身遍染金黃,在這清秋時節(jié)點綴著冷苑,枯枝,寒月。目光所遇之處,無不是明晃晃的好風(fēng)景。你打葉叢走過,不覺驚起二三藏匿葉間的鳥雀,倒會擔(dān)心是否驚擾了它們美好的秋夢。
我說這清秋時節(jié),倘若真陶醉其中,不知要以多少字詞死段描摹體味,一時總是說不盡的。再遇清秋,倒是驀然想起《滿溪流水香》:心也可以清,清心也可以,以清心也可,可以清心也。寥寥二十字,從何種順序來看皆是精妙。你我以一顆清凈之心體味生活,面對百態(tài)人生,戒去焦躁與埋怨,便如那“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樂觀與奮發(fā),莫讓他人絮絮言語蒙蔽了自我的好興致,莫使旁人惴惴之心攪擾了自我的樂趣味。同樣行走于秋,他人縱然悲嘆哀婉,我便要平心靜氣享受這清秋景,賞那秋月白,難得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