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行漸遠的童真
為什么會開始有意無意地注重自己的形象?為什么開始覺得自己可以獨當一面,不愿接受他人的意見?為什么不會有什么說什么,而懂得把一些事藏在心底?為什么與父母之間有了隔閡?
哦,原來是長大了。
曾幾何時,我們還都是不諳世事的孩子,我們用單純的目光好奇地打量著這個世界。蔚藍的天空,清澈的河水,翠綠的草木與我為伴,鳥叫蟲鳴是大自然的聲音。我們用小手一筆一劃地寫下對未來的期盼,純真的笑臉滿滿地載著歡樂。
回憶起小時候,大多數(shù)時間是在姥姥家度過的。姥姥家住在農(nóng)村,院子里有一棵杏樹,還有一棵沙果樹,每到樹上果子結(jié)出,卻還是青色未熟時,我便跳起來伸手去夠那些青果。沒熟的果子自然不能吃,我只把夠下來的果子拿在手里把玩一陣便丟棄在一邊。每次姥姥看我這樣,都會笑著罵我,眼里卻是無限的疼愛。到了樹上果子成熟的季節(jié),姥姥便把樹上的果子都摘下來,其中要拿出一部分來曬。把果子掰開,放在太陽底下曬,便是人們平時說的杏干和沙果干。姥姥總會和我坐在院子里,挑出其中金黃的,熟的最好的給我。那其中也包含著對我的愛。
那是一段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可是漸漸地,姥姥家的果樹,一并那天真的童年漸漸地消失在我的生活中,F(xiàn)在,更多的是學習,作業(yè),考試……回想從前,只能在腦海里重溫那一份美好。時光如白駒過隙,過去了,便再也回不來。我再也找不到當年的快樂,即使有再多快樂,也比不上童年的一個笑臉。人是不是都會這樣,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和留戀。
為什么會這樣?因為我們長大了……
真的就這樣長大了。小時候的那份童真,漸行漸遠。而我只能眼睜睜看著它離去,卻無法挽回。由天真到成熟,我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呢?可能是得到了知識,失去了童真吧。
再次回望,那份童真已經(jīng)遠去,時間不會停下匆匆的腳步,而我們,只能慢慢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