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看完了《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最想說的:每個人不過是做了在當(dāng)下認為對的事,僅此而已。
誰都沒有必要去責(zé)怪誰,因為對待同一件事,每個人的看法和角度都不一樣。
或許很多人對林徽因總又愛又恨,總會為她找許多的借口遮蓋她的不辭而別,遮蓋她一生對徐志摩的虧欠,遮蓋金岳霖孤零的一生,他讓三個人傾心,讓三個人圍繞在她身邊,無論生前死后,總會有這人永遠記住她。正如這人間的四月天,不變的是那一抹綠意,徜徉在天地間,那美麗深深留在有心人的心底,化成一碰就疼的傷。人們說她是江南的白蓮,襲著一縷白裙,悄然走過繁華城市,看遍康橋動人的瞬間,感受偏僻小鎮(zhèn)的寧靜,最后歸于了這春色里,歸于了每一個午回夜里魂牽夢繞的心里,歸于這杭州西湖緩緩流淌的水面上。
她的理智,她的優(yōu)雅,她的決絕,她的脆弱,她的執(zhí)著,她的堅強……注定了這樣一個女子不平凡的一生。踏上康橋的路,遇到了徐志摩,徐志摩與她注定相會,就像徐志摩在她離去時說過的:我將于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的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而徐志摩的身家,林徽因的驕傲,也注定了這一場不可能的結(jié)局,同時也注定了這樣一個文學(xué)才子的隕落,在去見林徽因的講座途中飛機失事,他的離去,讓人傷心,他愛自由,他追求生活,很多人悲憫著張幼儀,一個自認為最愛他的女子,同時也是一個被他狠狠拋棄卻還繼續(xù)愛著他的女子,她在他離開時傷心的淚,她照料他的父母,養(yǎng)著他的孩子,就這么默默地……而陸小曼,是他離開林徽因后一個最愛的人,或許以前與林徽因有著家庭的阻隔,然而這一次,他帶著上次的傷不顧一切與陸小曼繼續(xù)下去,陸小曼用生命揮霍生活的人,像火焰,那么炙熱足以燃燒他內(nèi)心,在他離去時,陸小曼獨自一人,暗舔傷口,她明了,世上再也不會有一個如此縱容她包容她的人了,而他的離開,也注定了陸小曼在世間的落幕……而林徽因,則在病痛纏身時,回想著這一個溫暖的人,一個再也不會回來的人,她是懷念的,不是當(dāng)時在康橋時走的那般瀟灑,或許是偽裝的瀟灑。其實懂得,在花一般的季節(jié),遇見了一個對的人。正如緣分說的那樣,有些人注定遇見,而有些人就算擦肩萬次任是陌生人。他們的文學(xué)巔峰注定為彼此綻放,在彼此分開后的季節(jié)里,在共為知己時讓詩意蔓延
林徽因嘗遍了詩情畫意,正如同桌的你放映得那樣:我們終究輸給了現(xiàn)實。我們其實誰也不欠誰。所以她選擇了現(xiàn)實,選擇了手掌翻轉(zhuǎn)即可觸摸到的陽光與溫暖-----梁思成。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對郎才女貌,但泰戈爾卻為這對沒有結(jié)局的才子才女述說:蔚藍的天空,俯瞰蒼翠的森林,他們中間,吹過一陣喟嘆的微風(fēng)。天空暗喻徐志摩,而森林便暗喻林徽因。梁思成不及徐志摩的才情,可是愿許一生一世,攜之之手直至天涯,其實回不去了,真的回不去了。
而最悲哀而最幸福的便是金岳霖了,至少在我是這樣認為的,從不曾擁有過林徽因,僅僅在她身旁做她的影子,不舍不棄,為她終身不娶,過完一生。他是悲哀的,因為在林徽因心中,他排第三;然而他卻是幸福的,因為只有他,守住了年華,他用一生只守護了這樣一個女子,即使她離去,他任記得她的生日,永遠能夠記得她便是他生命里最美的光芒,足以照亮所有黑暗。即使梁思成在她離去后,另娶了他人,而他任堅持,堅持這一個如詩如畫的女子。不論梁思成另娶他人是否證明他的真心,但我覺得,每個人都有選擇幸福的權(quán)利,或許在心底永遠留著一個牽掛也是一種美好吧。
三個男子,注定與她糾纏一生。真的相信:除了錢以外的東西,什么都還不清。不知道誰對誰錯,只是說剛好在彼此對的時間相遇,僅僅的剛剛好,這就是緣分。每個人愛的方式不同,或浩浩蕩蕩,如那一首再別康橋;或平平淡淡,如那一生永恒的等待;或默默無聞,如那忍盡傷害還是不忍說他壞話;或炙熱燃燒后歸于平靜,如那一抹行走天地孤獨的背影。
林徽因,便是那人間的四月天,徐志摩便是勾勒的詩篇,為她傾心;梁思成便是賞色的游人,只一瞬便無法自拔;而金岳霖便是這春色里的小草,永遠守護著四月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做當(dāng)下認為對的事,堅持下去,隨心而走,不論成功與否,都不會后悔。正如林徽因,永遠不會后悔去過康橋;徐志摩永遠不會后悔愛過她;梁思成不會后悔陪她一生;金岳霖不會后悔等待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