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梧葉一聲秋
一進了秋天,雨總是悄悄而至的。不經意間,從窗外襲來一陣涼意,也許就是秋雨綿綿地來了。接著,就會聽到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有節(jié)奏的聲響了。
秋天的雨,似乎是蒙在天地間的一層紗,所有的樹木、花草、果實和動物,都在雨中蕭瑟不寧。漫天的烏云,遍地的蒼黃,傳來的是不盡的沉悶和憂傷。
不知道是從什么時候,每逢秋雨,自然就會想到歷史畫卷中那一個個豪氣干云的俠士。他們頭帶著尖頂的斗笠,身后斜背著木殼的長劍,目光如炬,或在曠野中獨行,或在江河邊憑欄,或仰天長嘯,讓人不覺間頓生出蒼涼古樸的千古遐思。
在鄉(xiāng)間長大的孩子,都會珍藏著秋雨的記憶。秋雨綿綿長長的落著,下個不停,下的也不大,淅淅瀝瀝。幾個小伙伴,或在小河邊,或在場院里,或在大樹下,或在街巷胡同里,任憑雨水淋濕了衣服,雨水順著頭發(fā)不停地流,也沒有回家的意思。直到母親從家里出來,滿街喊著你的乳名,喚你回家,才發(fā)覺天已經黑了。
曾經有一年,大約是七八歲的樣子,在一個秋天的下午,也許是一個周末吧,下著雨,我背著書包去了村后的寺廟。寺廟里每天的早晚都會想起悠遠的鐘聲。寺廟里有一個和尚。我一間一間地看廟里的塑像,問和尚那些塑像的名字。我似乎在領悟著什么,以致和尚催了我?guī)状味紱]有離開。我不知道在這樣一個秋天的雨天里,寺院里的一切向我傳遞了什么信息,但是,我似乎在那里得到了靈魂的升華。那個須發(fā)皆白的和尚,那布滿青苔的灰瓦,似乎帶我進入了遠古的世界。
也就是從那一個雨天,我后來每一次走到那里,都會感覺到有一陣陣的涼氣襲來。即使后來我離開了故鄉(xiāng),那個在秋雨中蒼郁古樸的寺院,也總是在不經意間浮現在我的眼前,似乎總是給我著一種引領,一種暗示。
對于南方來說,秋天的雨與其它季節(jié)的雨,區(qū)別并不明顯,都是那種呼啦啦地來了,又戛然而止的結束。所以,只有在北方,秋天的雨才是富有詩意的。《紅樓夢》里有“已覺秋窗愁不盡,那堪秋雨助凄涼”,自然是才子佳人對秋雨的感傷。而那“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滴滴答答的雨落在芭蕉上,哪個詩人能不頓生詩情?
想起戴望舒的《雨巷》。詩人在一條悠長的雨巷中,希望逢著那個撐著油紙傘的像丁香一樣的,結著幽怨的姑娘。我想,那雨巷,一定是秋天的雨巷。
秋天的雨,總是讓詩人沉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