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鄭板橋
我的家鄉(xiāng)在一座小山村。老屋的周圍被大片大片的竹林環(huán)繞,只有屋前的空地留下了活動的空間。這些竹子是爺爺年輕時種下的。據(jù)爺爺告密,在竹林的深處有一處潭水,那里就像仙境一般美麗。
兒時,爺爺總是會抱著我坐在屋前的空地上,給我講關(guān)于竹的故事;給我說關(guān)于竹的寓意,教我背關(guān)于竹的古詩。鄭板橋的《竹石》,我早已背得滾瓜爛熟,竹那堅貞不屈的精神品質(zhì)在我稚嫩的心田里生了根,發(fā)了芽。
爺爺真的很喜歡竹,但年幼的我并不明白其中的緣由。在多次聽過爺爺對竹林深處景色的贊美后,我的心里就像是有只貓在撓,想著一定要一睹這“仙境”的芳容。終于,被我逮到了一次機會:天空慢慢黑下來,緊接著一滴滴珍珠般大小的雨滴灑向大地,從爺爺奶奶的談話中我得知,這場雨過后,他們要出門割稻。這對我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雨停了,我目睹爺爺奶奶拿著鐮刀出去后,弓著身子,兩手護在胸前,腳尖點地,偷偷地溜進了茂密的竹林,不見了蹤影。走了一段時間,我發(fā)現(xiàn),越是深入,竹林的景色越是秀美。一根根翠綠挺拔的竹子屹立著,自下而上,好像頂著天立著地,不禁讓人心生敬畏。竹竿的周圍伸出的枝節(jié),裝點著單調(diào)的周身,使那剛勁的線條稍微柔和,使人多了一份陶醉,少了一份敬畏。一陣清風拂過,竹葉“沙沙”作響,和著不遠處潭水的清脆聲響,奏出了一曲悠揚的樂曲。竹葉擋住了那火熱的太陽,擋住了一切煩憂,剩下的只有一片祥和,心中平靜無波。斑駁的陽光散落到地上,濺起了點點金色的光芒,掩映在竹葉的露珠上,灼灼生光。竹子的影子在陽光的照射下,映在廣袤的土地上,形成了一幅絕美的水墨畫。
竹四季常青、有節(jié)、空心。
現(xiàn)在,我懂得了爺爺對竹子的深厚情誼從何而來。竹子不僅美,它更具有“寧折不彎”的豪氣和“中通外直”的度量。它性質(zhì)樸而淳厚,品清奇而典雅,形文靜而怡然,正所謂“未曾出土便有節(jié),縱使凌云仍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