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的星
一顆璀璨耀眼的星星,時時刻刻在我的心中跳躍著·晃動著·震撼著·燃燒著。他是那顆星?他就是金質(zhì)“兩彈一星元勛獎章”獲得者,我最崇拜名人——鄧稼先。
20世紀初,中華民族經(jīng)歷了偉大而又深刻的變遷。偉大的時代造就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科學家……他們對國家民族的貢獻是一般人所無法代替的,然而有些偉人卻不為我們青少年所知。這些鮮為我們所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更偉大的。鄧稼先就是這些杰出而又偉大的人物中最為杰出的一員。
我崇拜他,因為他青少年時代就有著科技強國的夙愿,將個人的事業(yè)與民族的興旺緊密相連。他抱著為建設新中國的遠大志向,在美國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學研究生院,只用了不足兩年時間便讀滿學分,并通過博士論文答辯。此時他只有26歲,人稱“娃娃博士”。在他獲得博士后的第九天,便懷著報效祖國的赤子之心,謝絕了恩師和同學好友的挽留,毅然放下了美國優(yōu)越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帶著“一腦袋關于原子核的知識”,踏上了生他養(yǎng)他的故國的征途。
我崇拜他,因為他舍小家為大家。1958年秋,他以“要調(diào)動工作,不能照顧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難”這一美麗的謊言為由,離開了賢妻愛子。從此他的身影只出現(xiàn)在嚴格警衛(wèi)深院和大漠戈壁。
我崇拜他,因為他不畏艱苦·身體力行,一絲不茍。中國研制原子彈正值三年困難時期,缺糧缺油,他經(jīng)常是饑腸響如鼓。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夜以繼日,嘔心瀝血地進行著他的研究與試驗。他冒著酷暑嚴寒在飛沙走石的試驗場默默地工作了整整8年,有15次在現(xiàn)場領導核試驗,從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橫空出世,就是由他最后簽字確定了設計方案。他還率領研究人員在試驗后迅速進入爆炸現(xiàn)場采樣,以證實效果。接著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氫彈的研究,并于原子彈爆炸后的兩年零八個月試驗成功。第一顆氫彈的爆炸成功威震山河。這同法國用8年,美國用7年,前蘇聯(lián)用2019年相比,創(chuàng)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我崇拜他,因為他為祖國的安全而不顧個人安危。一次航投試驗出現(xiàn)降落傘事故,原子彈墜地被摔裂。鄧稼先深知危險,卻一個人搶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彈碎片拿到手里仔細檢查。因此而導致小便中帶有放射性物質(zhì),肝臟被損,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性物質(zhì)。但他仍沒有離開實驗基地。在步履艱難之時,他堅持要自己裝雷管,不讓年輕人冒險。
我崇拜他,因為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孕育的許許多多卓越的科學家和仁人志士的優(yōu)秀代表。為了祖國的強盛,為了國防科研事業(yè)的發(fā)展,他無私地奉獻了自己的智慧和活力,熱血與生命。也正因為我們中華民族有了這批勇于無私奉獻的知識分子,才挺起了我們中華民族堅強的脊梁。才使我們的祖國日益強大起來,他們是我們民族的驕傲與自豪。
有的人在煙花塵世的繁華中張揚而逝,有的人在錘鑿剪銼的敲打中塑為永恒。鄧稼先是后者,他無私奉獻的高大形象將永遠銘刻在我的心中,永恒,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