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
從小到大,我寫過很多文章,卻從沒寫過我的爸爸,不是我不愛他,而是不知道從哪里寫起。
奶奶說,在爸爸還是需要她抱著的年紀時,一向對他人不屑的太爺爺唯獨對爸爸好,每次見到爸爸都是笑瞇瞇的,所有好吃的都是留給爸爸。
奶奶說,爸爸上學時,都是靠鄰居家的雞鳴聲起床,每天公雞一叫,便起床。也趕巧,雞叫的時間正好和爸爸的時間表一致。
奶奶說,爸爸長得俊,很招人待見。一次飯局中,爸爸的中學同學說:“你爸爸年輕的時候,班里的女同學都喜歡你爸,是我們這些男同學的公敵!卑职中αR道:“別胡說,哪兒有的事!”那人又說,:“那時候你只知道學習,哪里注意這些!
爸爸說,他中學的時候喜歡打籃球,有一次,他和同學打籃球,聽見辦公室里傳來電話鈴聲,所有人都爭著去接電話,因為那時候電話是稀罕物,大家都以接一次電話為榮,感到很新鮮。他接了電話,但手掌卻在爭搶的過程中從一塊碎玻璃上劃過,還興高采烈地問道:“你找誰?”當時只感覺到手疼,等事后才發(fā)現(xiàn),血已經(jīng)流了一地。
爸爸說,他讀的是師范學校。我說,就是一個師范有什么好光榮的。他說,當時師范只錄取全鄉(xiāng)的前三名,一所國辦中學,二十幾個村的學生,要考前三名很不容易。他曾對家人揚言,一定會考前三名,最后,爸爸被涿州師范錄取了。
其實爸爸有資格考更好的學校,但當時家里沒有條件,家人都希望他能早參加工作,為家里分擔,所以他選擇了可以直接參加工作的師范學校。每當家里的老人們說起這個話題,都是長嘆一聲:“可惜了你爸這塊材料!
爸爸上學時的年代是苦的,我們生活的這個年代是甜的。但兩者都有一個共同點,不管什么時代,一個人的理想總會被種種因素所左右,都必須付出艱辛與努力,這也許就是成功的真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