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無眠
大雪可以把一切都裝點得干凈而原始,仿佛這個世界上所有悲慘的命運、凄涼的糾葛、不甘的纏綿都不曾存在過。它把一切都溫柔的包裹進一朵小小的絨花,開在最高的山頭。
每個人都需要一場聲勢浩大的雪——來埋葬內(nèi)心的傷痛、不甘與丑惡。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講的是德國二戰(zhàn)以后的事情。一個納粹戰(zhàn)犯被處決了,他的妻子因為無法忍受眾人的羞辱,吊死在了自家窗戶外面。第二天,鄰居們走了出來,一抬頭,就看見了那可憐的女人。窗戶開著,她兩歲大的孩子正伸出手向懸掛在窗框上的母親爬去。眼看另一場悲劇就要發(fā)生了,人們屏住了呼吸。
這時,一個叫艾娜的女人不顧一切地向樓上沖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了下來。她收養(yǎng)了這個孩子,而她的丈夫,是因為幫助猶太人被這個孩子的父親當街處決的。街坊鄰居們沒有人理解她,甚至沒有人同意讓這個孩子留在他們的街區(qū),他們讓她把孩子送到孤兒院去,或者把孩子扔掉。艾娜不肯,便有人整日整夜地向她家的窗戶扔穢物,辱罵她。她自己的孩子也對她不理解,他們動不動就離家出走,還伙同同伴向母親扔石頭?墒,艾娜始終把那個孩子緊緊抱在懷里,她說的最多的話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個小天使……”
漸漸地,孩子長大了,鄰居們的行動已經(jīng)不偏激了,但是還是常有人叫他小“納粹”,同齡的孩子都不跟他玩。他變得性格古怪,常常以破壞他人財產(chǎn)為樂。直到有一天他打斷了一個孩子的肋骨,鄰居們瞞著艾娜把他送到了十幾里外的教養(yǎng)院。
半個月后,幾乎快發(fā)瘋的艾娜終于找回了孩子。當他們再一次出現(xiàn)在憤怒的鄰居們面前時,艾娜緊緊護著孩子,嘴里喃喃自語:“孩子無罪。”
孩子就是在那時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痛哭流涕、悔恨萬分。艾娜告訴他,最好的補嘗就是真心地幫助大家。從此以后,他發(fā)憤圖強,樣樣事都做得很好。最主要的是,他變得無比地關(guān)懷人。到他中學(xué)畢業(yè)時,他收到了這一身最好的禮物:他的鄰居們每家都派了代表來參觀他的畢業(yè)典禮。
有時候,面對內(nèi)心的憎恨,并不是一再的指責、發(fā)泄或抑制,而是學(xué)會愛,學(xué)會包容。就像雜草叢生的荒野,只要種上麥穗,雜草便會自然而然的消失。因為一個善良的人心里,是無法生長惡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