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朋友”
不知道它建于何時,更不知道它為誰而建。只記得那是我從六歲搬進的房子,知道大學畢業(yè)搬出的房子。在這里有委屈,有歡樂,有難過,有堅強。它就是一座老房子,一座沒有住的老房子。
生活是貧窮的,出生在小鄉(xiāng)村,無奈長大。媽媽是不認可這個家庭的,生活的童年是畏懼的,沒有嚴格教育,沒有千般疼愛,只有重男輕女的厭棄,只有自卑的陪伴。沒有人告訴,也沒有人教育。親情成了擺設,親戚全是空白。這一切的一切老房子是明白的,這所有的所有老房子都看在眼里。
一年是輪換,最怕的就是夏天了,夏天大雨時節(jié),老房子也會哭泣,因為它的傷心,房子里面成了小溪,這是每年必然經(jīng)歷的場面,印象尤為深刻。秋季豐收的季節(jié),糧食晾曬沒有地方,房頂成為唯一的選擇。一次又一次,當屋內(nèi)下土雨時,我才知道房子老了,它已經(jīng)是老房子了。
第一次上學堂,是從老房子出發(fā)的;第一次上初中是從老房子出發(fā)的;第一次上大學是從老房子出發(fā)的。第一次遲到是在牢房自己出發(fā)的,第一次高考失利是在老房子里知道的,第一次學會承當是老房子記錄的。多少第一次是從老房子開始的,而今老房子只是一座空房子,只是一座回憶。
現(xiàn)在的生活比以前好了很多,有了新房住。隨著時間長大我也漸漸找回自己,不再自卑,不再孤單,向幸福前進。永不忘的應該是記載前半生的老房子。因為它的存在,也因為關(guān)于它的記憶,才更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