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事件
此事件的起因是這樣的:昨天媽媽在百貨大樓給姥姥買了雙涼鞋,拿回家姥姥一試穿,不合適。今天正好是周六,我也休息,媽媽理所當然的拽著我一起去大樓退鞋了。
炎熱的夏季里,我們娘倆退完了鞋,就在涼爽的大樓里逛了起來,到了一層,看到有家同仁堂的專柜,媽媽說:“咱家的蜂蜜快沒了,同仁堂的蜂蜜挺好的,買瓶吧!蔽艺f:“好呀!”我們選中的枇杷蜂蜜沒有大包裝的,最大的就是250g一瓶的,我們買了兩小瓶。手中提了東西,逛起來不方便了,我們娘倆個決定還是“打道回府”的好。
從商場里出來,那刺眼的陽光,燙人的溫度,迫使我們快步向公交車站走去。在過路口時發(fā)現(xiàn)我們要乘坐的公交車就在后面等紅燈呢,估計跑一段路能趕上這趟車。于是我拎著裝蜂蜜的袋子撒丫子就跑,邊跑邊喊“媽媽快點!”一路狂奔到公交車站,剛好趕上這趟。當我們氣喘兮兮得找個座位坐定時,我才發(fā)現(xiàn)手中裝蜂蜜的袋子有些不對勁兒,打開一看,原來其中一瓶蜂蜜瓶子破了,黏黏的蜜和碎玻璃碴子和在一起。伸手一摸,那個黏呀!這時才恍惚回憶起剛才由于著急,動作幅度大了些,手中的袋子撞了一下站牌的柱子,這瓶子準是那時給撞壞的!當時我那個氣呀!首先想到的就是怪媽媽跑得太慢了,剛想說責怪的話,又咽下去了,原因是,我自己撞得瓶子,將責任推卸的話,按著以往的慣例,媽媽會將我那50元的零花錢扣除掉作為對損失物的賠償?shù)。生氣又不能說,只能氣呼呼地看著手中的袋子運氣!
媽媽將一切看在眼中,她先是打開挎包取出了一張面巾紙,并倒上點礦泉水,遞給我,讓我將手上粘的蜂蜜擦干凈;然后小心的從袋子中將那瓶完好的蜂蜜取出,用水沖干凈,放到了她的挎包里。收拾干凈后,心平氣和地對我說,以后再遇到此類事情時,要動動腦子,算算哪個方案更好一些,別不管不顧的那么沖動。想想看,一瓶蜜35元,足夠咱娘倆打車到家的費用了(還不用急著跑),這么急著趕上公交車,因為這1元損失了35元,你說那個更合適?今兒個最幸運的就是是沒碰到其他人,這要是將蜂蜜弄到其他人身上麻煩可就大了。還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既然已經(jīng)發(fā)生了的事,首先想到的就是怎么處理,怎么補救,不要將責任都推卸到別人身上,再賭氣囔囔的耍氣。好了,手擦干凈了沒?一會兒下車時咱們將這個袋子扔到門邊的垃圾筐里就成了。
當時我噘著嘴沒說話,可心里氣不但消了不少,還覺得有些歉疚。
車行駛了幾站地后,我完全平靜下來了,對媽媽招供了我當時的心理活動,那就是怕她將我那50元“充公”的想法時,媽媽點了下我的腦門兒,笑著說“小肚雞腸!”并說都不好意思看我了。實際上,不好意思的是我呀,至于原因嘛,你懂得,嘻嘻。
這就是“蜂蜜事件”的來龍去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