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里的那點兒事
班級那點兒事,都是些雞毛蒜皮的事,看似不起眼,然而沒有大家的參與,后果卻會相當嚴重。怎么個嚴重法?這不,衛(wèi)生委員一病,我們班就攤上大事了……
一個好的班級離不開優(yōu)秀的班風,優(yōu)秀的班風,取決于班級中每個成員的努力。
——題記
一個班級,是否有凝聚力、戰(zhàn)斗力,其實看看藏在后面的垃圾桶就能知道了。最近我們班的垃圾桶有點和班里的那些小姑娘一樣,腰圍是蹭蹭地長。
為什么?
因為衛(wèi)生委員病了唄!
沒了頭,革命工作瞬間就失去了動力。于是便形成了無組織、無紀律、無檢查……的局面,就像那群女生一樣,天天把零食往肚子里裝,還天天吆喝著要減肥,可能嗎?
老班不愿意了,這不,一場“環(huán)境教育”開始了——
先是打掃衛(wèi)生的被請出了教室,后緊跟著株連了靠近垃圾桶的幾位,沒被“邀請”的、曾經(jīng)以垃圾練投彈的主兒,都緊張地趴在桌子上,做認真學習狀。
那個垃圾桶,如同大肚彌勒佛,不知趣地挺著大肚子端坐在那里傻笑。
40分鐘過后,外面的同學進來了,他們面無表情,默默地清掃著垃圾,將那垃圾山運到了它該去的地方。
教室內(nèi)的“飛彈”專家心內(nèi)竊喜。下課鈴聲一響,幾顆飛彈便飛向了空空的垃圾桶。當然,也有目標不準,“轟炸”在剛剛清掃過的地面上的。
中午放學,垃圾桶又成了“垃圾山”。
下午,老班的課,一向視課堂如戰(zhàn)場的他,這一次卻破天荒的沒有講課。他默默地拿起掃帚,細心地將垃圾請進垃圾桶,然后自己把它送到了垃圾場。等老班提著空垃圾桶回到教室,全班同學張大的口仍沒有閉合。老班面帶笑容,和藹地說:“從今往后,哪個組學習緊張,顧不上打掃衛(wèi)生,我來替他們打掃!
這一句話如同炸開了原子彈。你說老班“日理萬機”,怎能好意思讓他為我們打掃衛(wèi)生?于是乎,“飛彈”專家收手,值日生恪盡職守,大家齊心協(xié)力,那之后,垃圾桶再也沒臃腫過。
一周后,衛(wèi)生委員痊愈歸隊,見到干干凈凈的教室,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