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聲音,在記憶深處作文(2篇)
有一種聲音,在記憶深處作文(1)
這是一種最美妙的聲音,詮釋著我們的共同夢想。
清晨的校園顯得特安靜,唯有朗朗讀書聲齊刷刷的傳遍整個校園。翻開書本,讓我們盡情享受這一頁頁的芬芳書香,吮吸著課文里的每一滴知識。
枯燥的文字需配上像我們這個大家子的明亮的聲音才更有趣,才不會覺得枯燥無味。
翻到古詩詞背誦,在這個大家庭里頓時就響起了整齊劃一而富有詩情的吟誦聲,這是多么好的節(jié)奏。∵呉髡b邊思考,我們會這樣想:這感情與我此時心情毫無差距呀,孟浩然以《早寒江上有懷》完全抒發(fā)了我們離家讀書對家人的一片思念。讀到“鄉(xiāng)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時我們會一起用思鄉(xiāng)之情來吟誦詩人的感情,悲傷而帶有思念。
這種聲音,勾起了我一片心酸。
是啊。我們何嘗不是像孟浩然一樣多么思念家人,但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目標,那是為了家人、為了自己、為了未來而去奮斗,堅持我們的夢想,達到最終的一個漂亮目標,來證明我們一直以來的努力沒有白費。
在這個大家子里,我們的讀書聲最美妙最動聽,因為我們的心聲是最整齊的,我們會隨著課文里的作者思想感情走——他為“強盜”燒殺掠奪圓明園而憤怒,我們也能以憤怒的朗讀聲去傳播我們憤恨的心情,因為我們都想把憤怒之情傳遍大江南北,讓所有人都知道我們的共同感情、團結(jié)之聲、愛國之心。
這種聲音,我們能喊出憤恨;我們能吟誦出細膩之情;我們能讀出作者的心……
當最后,我們會在懷念這最美妙的讀書聲中驕傲的告訴他們:我們都有一個共同夢想。
這種聲音,一直銘刻在我記憶深處。
初二:七分倦醒、
有一種聲音,在記憶深處作文(2)
悠揚的二胡聲,久久徘徊在我心頭,隱埋在我的記憶深處。
——題記
漫步雨中,撐一把素傘,嗅著花香,夾雜著泥土的清香,耳邊傳來一陣悠揚卻又傷感的二胡聲。我皺了皺眉,不住好奇:雨中,竟還有人拉二胡?
循聲走去,二胡聲越來越近好奇心也隨之越來越濃郁。竟是他?一位衣衫襤褸的老人,坐在地上,頭頂是一把破舊不堪的?。?媲胺諾氖且恢煌?/p>
如此悠揚的二胡聲,竟是用他那雙老繭滿布的手拉出來的!我對他的印象大打折扣,不禁有些鄙棄。我冷冷踱步過去,在他面前的碗里放了10元,轉(zhuǎn)過身。
“小伙子。”正欲離開,就聽見他叫住了我,不禁回首:“嗯?不夠?”我打心底嫌棄他:貪心!那個老人停止了拉二胡,僅僅說了一句:“我是一個藝人。”
我挑起眉,口中略有譏諷:“哦?藝人?”他的臉色沉了下來:“姑娘,藝人不是乞丐。如今我靠雙手賺錢。是因為當初……”
我并沒有容許他講完,便打斷了他:“呵!當初?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我越來越來看不起這位老人:虛偽!“當初不珍惜時光,虛度年華,姑娘,我勸誡你: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語罷,便又拉起了二胡。
果真是一語點醒夢中人: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不禁打量起這位老人:布滿皺紋的臉是歲月鐫刻的花紋,歲月的風(fēng)霜渲白了他的發(fā)梢。越發(fā)悠揚的二胡聲,卻夾雜了絲絲傷感,屢屢情懷。
他是在用二胡聲告訴世人: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時光,從我們的指縫間逝去,我們卻從未發(fā)覺,而當我們發(fā)覺,想要抓住它的時刻,它卻已經(jīng)消失得無影無蹤。人生,由時間構(gòu)造,時間的消逝,也意味人生走到盡頭。
青春年華,不容我們揮霍;短暫人生,亦需我們珍惜。
雨中,傳來那悠揚的二胡聲,夾雜著那“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共同隱埋在我的記憶深處。
初二:謝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