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是人非
有些人事,時間久了,也就遺忘了,有些人事,時隔越久,印象反而越深,但是,再回首,它們已都變質(zhì)。
從嬰兒時期到現(xiàn)在的少年階段,粗粗一估摸,少說也活了十四多年吧?只是,當順著記憶梳理那些被我銘記的人或事時,卻是訝然發(fā)現(xiàn):讓我至今仍舊熟悉的人事,竟是屈指可數(shù)。
我生平少有波瀾,十四年來很少在我身上發(fā)生大事,僅那動過的兩次手術(shù)讓我記憶猶新,并且落下了暈血、恐高這些所男性不該有的毛病,至于其他瑣屑凡事,卻是早已被歲月的浪花擊的支離破碎。
由于學校距離我老家過遠,因此我?guī)缀趺扛舭肽瓴呕丶易∫欢螘r間,猶記得上次回家,當走在那些原本應(yīng)該熟悉的小路上時,我竟然差點迷路,最終才知道,因為農(nóng)村大改,不僅連建筑有所改變,連那些路段都有所改變,但是,在自己老家迷路,這實在令人有些哭笑不得吧?
不知從何時開始,農(nóng)村老家變得冷清異常,一圈圈逛過來,路上少遇見同齡人又或者是孩子,這讓我有些疑惑,猶記得,當年我們老家雖然算不上繁華,但也是熱鬧異常,當夏夜熱了的時候,許多人拿著草席往村里唯一的大廣場上一鋪,各自聊著家常;當冬天冷了的時候,婦女老人成群,繞著廣播聽著音樂跳舞取暖。那般生活,著實讓人留戀。
那時候的農(nóng)村,是我們共同的一個大家,同時對我們而言也是個大型娛樂場所。
小學時候,學校是我記憶中最美好的地方,猶記得,那時候的我最愛上學,每天早上早早起床,抓起一個包子就是往學校趕,并非是上課時間早,而是我們可以在路上逗留玩耍,遇到好玩的就停下鬧一下,最讓人討喜的,還是夏季那每天中午多出的兩個小時午睡時間,這段時間,我們哪里會乖乖午睡,都是逃到各處的小溪附近游泳,嬉鬧,偶爾因此遲到了,就謊稱睡過頭了。
那時候的學校,同學彼此之間有著不需遮掩的純真感情,老師也沒管的這么嚴,我們可以肆無忌憚的玩?zhèn)盡興,即使被老師罰,也都是沒心沒肺的笑笑就過去了。
家旁的柳樹,柳樹旁的小池塘,帶著厚重歷史感的土瓦房,都無法違背物是人非這個自然準則,都在逐漸取代著心中的記憶,冷清的村子,令我們厭惡的初中,在揭示科技日益發(fā)達的同時,也將我們心中那些值得依戀的記憶擊破。
也許,在將來,我們在向后代子孫述說著我們少年時代的故事時,他們會連連發(fā)問,并且,我們在介紹這些故事之前,都要加上一句“在很久很久以前。”
街上人群熙熙攘攘,我仰望藍天,很希望自己的心變得寬闊一些,希望再體會一次人們之間的溫暖人情、社會世俗的溫馨情意,希望更多人事在我的腦海里,不再變化。
只不過,天被污染了,又有可能再恢復(fù)湛藍么?物是人非,萬物歸宿。
初二:東方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