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紅色足跡
有時我很不明白中國共產黨是什么?紅色又是什么?但是我知道我是生在紅旗下,長在新中國,接受著黨的教育,閃耀著黨的光輝,是它給了我們現在幸福美滿的生活。我想知道它,了解它,去尋找那紅色的足跡。
聽爺爺說,過去的日子可真是苦。每天的飯菜只是白菜幫子和玉米面和在一起的窩頭,每個月的糧食很有限,連油都很少,每家每戶會用一根線吊著一枚銅錢伸進油罐子里。他在地里干了三天三夜的活兒,生產隊拿出一個生冬瓜,切開,撒上點白糖,就可以吃了,根本不管吃完了會怎么樣,會不會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大伙就沖上去搶開了。吃得很快,臉上還會掛著笑容,仿佛比任何山珍海味都好吃。那時候,糧食是按人口分配的,家里有多少口人就會分到多少糧食。所以,有的人家即使家里死了人也不下葬,把人用席子包起來,假裝還有這個人的存在,這樣就可以多另一份糧食。那是的生活真是無法和現在相比,那可真是一天一地的差距。如果追隨的更遠,那就是抗戰(zhàn)時期。革命老戰(zhàn)區(qū)有很多,但井岡山上有著不惜一切代價為人民奮斗,奉獻一切的紅色記憶。
1927年10月,起義失敗后,毛澤東同志帶領部隊進入井岡山,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蘭花坪。在井岡山上成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在1928年4月底,朱毛紅軍在井岡山上順利會師。兩天后,兩軍負責人在“龍江書院”舉行會議經湘南特委的決定,將這兩支隊伍合編起來,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兼十師軍長,而毛澤東任黨代表兼十一師師長。在慶祝大會上,毛澤東特別高興,出人意料的是他身上背來匣子槍,在平時毛主席是從來不背槍。他走到隊伍前詼諧地說“背上駁殼槍,師長見軍長羅!睉c祝會一結束,他就把槍交給了警衛(wèi)員,從此在沒看見他背著槍。在戰(zhàn)斗中,犧牲被俘是常有的事,但是在革命隊伍中也會有意志不堅定,經不住敵人嚴刑拷打的戰(zhàn)士,他們成為了叛徒,出賣自己的同志來換取自己的性命。在192019年11月28日,毛主席親自下令處決企圖叛變的原紅軍團長陳浩等人。這是毛主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親自下令處決叛徒。黨代表宛希先、團長陳浩率領,第二次攻占了茶陵。部隊進城后,陳浩等人不管隊伍,整天得吃喝嫖賭,不愿回山溝里打游擊,還侵吞了部隊繳獲的幾千克黃金。毛澤東寫信嚴厲批評了陳浩一伙?申惡菩闹猩跏菒阑,想要投敵。他的計劃還沒有得逞,就被揭發(fā),公開宣布處決陳浩及徐庶、韓昌劍、黃子吉另外3名企圖率部叛變的軍官。從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雖然時間不長,卻開辟了一條革命的道路。
我找到了紅色的足跡,那是革命先烈用鮮血揮灑而成的,中華兒女為了新中國的建立,拋頭顱,灑熱血。然而我的心中也有著一顆紅色的種子,生根,發(fā)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