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影響最大的一本書
至今記得魯迅先生的一本文集,標(biāo)題并非是那舊日時閑拾晨曦落花,也非舊崗獨屹的孤墳,更非春生濃盛的幽綠野草。而是極為簡單的兩個字——吶喊。我起初是不明白這名字的用意的,這吶喊從何而來?為何而出呢?
憶初見此書時,封面以淺黃色為底,兩個不知道是什么字體的草綠色的“吶喊”二字空掛在封面,唯有標(biāo)題下印著的墨色橫溢的狂草小字勾描著的魯迅二字讓這原本呆又毫無生氣的封皮活了起來。
粗略瀏覽目錄,莫約收錄了十四篇小說,這之中印象最讓我深刻的一篇名為《孔乙己》?滓壹,一個在封建制度的步步侵蝕下遍體鱗傷,最終儼然成為了一個癡癲迂腐的人。詳讀后,我仿佛從白色紙張上印著的一排排漢字中嗅出了那正冒著白氣的茴香豆的香氣,大碗酒的醇香和孔乙己爛醉消愁垢面污穢之氣?滓壹耗巧l(fā)酸臭的破舊長衫,嘴中念叨著的不外乎是“之乎者也”的舊句子,他如同行尸走肉沒有思想一般活在舊社會的下層,最終只能被腐朽的黑暗吞噬。
我仿佛置身于一條長街的拐角,一眼望見一位破履蹣跚蓬頭垢面的男人,他用那細(xì)長卻粗陋的手指輕捻一顆茴香豆,顫巍巍放入口中,細(xì)細(xì)的咀嚼,仿佛品嘗著珍饈美味,嘴里還念叨著“不多不多!多乎哉?...”話還未完,男人的身影便消失在街角的陰暗處。
此書中還存錄著魯迅的第一本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看似雜亂無章卻極度敏銳的寫出了舊社會“人吃人”的恐怖現(xiàn)象。
我沉迷于此書,有些篇章結(jié)局耐人尋味我深思其含義,仿佛拋開了俗世,余下書中的全部情感我皆青睞。
這本書讓我明知,吶喊來自與這位偉大的文學(xué)家的心靈,他發(fā)自于心的吶喊,雀躍于文字之間,無聲似有聲,奮起勃發(fā)般鼓舞了當(dāng)時的人民,震撼了如今的我。
讀過此書,確實了我文章的風(fēng)格,也確實了我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中,在物欲橫流的浮沉中也要用最清醒的意識去思考,我要選擇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