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6篇)
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1)
我美麗的家鄉(xiāng)在橫坑,這是一個很小的鄉(xiāng)村,但僅管如此,我們橫坑村的人民一直崇尚著中華的傳統(tǒng)民俗,這表示著大家對祖先的尊重。
我先從春節(jié)開始說起吧!除夕之夜時的家家戶戶五點就開始吃年夜飯,“白粿”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它的顏色是白色的,白里帶黃!象征著家家年年都繁榮,兒女能夠孝敬長輩。吃完晚飯后,我們是從不出門的,聽奶奶說:“若出了門會把大家的好運給帶走的。”雖然我們不能出門,但是在家中,我們不能出門,但是在家中,我們依然能夠玩的有聲有色。大人們在家中打牌打個通宵,我們放煙火放得起勁!這表示大家的好運年年、好運連連……除夕過后,換來的正月初一也是很受人歡迎哦!早晨起來,洗漱完畢后就先喝一杯“冰糖水”,這是我們孩子的最愛的味道,甜甜的、香香的……這表示希望大家的日子過的紅紅火火,甜甜美美……吃完飯后就給長輩們拜年,長輩們就要包壓歲錢,我們得到壓歲錢后可開心了,但初一至初三是不可以亂花錢的,這又代表著大人們在這一年里很難很難掙到錢,運氣也不太好……給長輩們拜完年后,女孩在家?guī)透改父苫,男孩就跟隨大人們?nèi)ジ髯缘挠H戚好友家去拜年,大家都過的十分開心。而正月初四,全家人都要去山上的廟里去燒香,菩薩請安,讓菩薩保佑子孫滿堂,兒女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滿……
在過了初六之后,大家的一切就都恢復(fù)正常了,大人們工作的就繼續(xù)工作,孩子們該去復(fù)習(xí)功課,迎接新學(xué)期的到來了,這個春節(jié)是令人難忘的。
六年級:楊國材
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2)
對于每一個中國人來說,春節(jié)絕對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我最盼望的日子。我的家鄉(xiāng)在遼闊的東北三省。奶奶是正宗的吉林人。因此在過年習(xí)俗上無不散發(fā)著“東北味兒”。
在我的記憶中,小時侯奶奶家住大院子,每當(dāng)臨近春節(jié)的時候家中總是洋溢著一種忙碌的氣氛,準(zhǔn)備的東西也十分豐富光年貨炮竹就堆得一座小山那么高,院子里有一間“祭堂”(廚房)。臘月二十三這一天家中都會“祭灶”,爺爺奶奶會“請”(其實是買)灶王爺灶王奶奶的畫,恭恭敬敬的掛在廚房墻上。在廚房里的方桌上放四盤干果,通常是家中有什么放什么。但唯獨灶糖必須有。我那時以為灶王爺和我一樣是個“糖罐子”,可奶奶告訴我芝麻灶糖又甜又好吃可以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但無論再好吃那灶糖總是進(jìn)了我的肚子。奶奶還會囑咐爺爺殺一只公雞,因為相傳灶王爺是坐公雞來的。不給他坐騎怎么能讓他回去為我們某吉祥呢?
祭完灶就是臘月二十四了,改掃塵嘍!奶奶總是親自去每間房子掃塵撣灰。爺爺總是發(fā)揚“革命沖在第一位”的軍人精神。承擔(dān)了清洗各種窗簾被褥的工作。就連我的小堂弟也緊跟全家勞動的步伐,把平時用來擦鼻涕的小手絹清洗了一番。此時家中彌漫著歡歡喜喜搞衛(wèi)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大年三十早上奶奶會貼上“倒福”(其寓意福已到)和春聯(lián),有時還會貼上“門神”做完這些重頭戲來了——準(zhǔn)備年夜飯。從中午開始全家老少齊動員,你端盆來我炒菜。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統(tǒng)統(tǒng)被端上了飯桌,好不誘人。
除了新春大餐外還有兩樣兒純東北的美食——“凍梨”和“銀元餃子”。東北天氣寒冷一些水果凍過后會有不同于平常的味道,吉林最有名的非“秋梨”莫屬了。秋梨剛摘下來是又酸又澀,于是人們想了一個辦法:把秋梨放在樹邊蓋上一層樹葉子凍上一段時間,凍過的梨子又酸又甜可口極了,一咬梨汁四濺吃罷后只能用一個字形容“爽”!有年冬天春燕表姑從吉林來新疆過年,特地帶了一箱子凍秋梨給奶奶重溫家鄉(xiāng)味。奶奶咬了一口便說道:“這玩意才是吉林那疙瘩兒的真品,不是贗的!”凍梨在年夜飯后吃可以解酒解油膩。那天我一口氣吃了5個凍梨,但一時飽了口福卻換來了一夜的跑廁所。奶奶說凍梨解凍后才能吃呢,可我把它當(dāng)冰棍了,不過那味道絕對可以與冰棍媲美。
“恭喜發(fā)財,紅包拿來”哈哈,又輪到我拿壓歲錢了。每年爺爺奶奶發(fā)紅包時,總會說幾句祝福我們的話,比如好好學(xué)習(xí),健健康康之類的話,兒孫們都會說上幾句吉祥話。那時壓歲錢不只帶給了孩子們快樂,也賦予了老人們對孩子們的殷切希望和對家庭興旺的美好希冀。
如今奶奶已搬入了樓房,灶堂也早已變成了廢墟,灶王爺也不知去哪兒降吉祥了,來年會在這片土地上蓋幾座新房。年貨也在不會堆的如小山高了,年夜飯也只需一個電話就可以解決。奶奶也不再帶著我走街串巷收紅包了,收紅包也變成了一種必要的形式。那凍梨已不知何時我能再次“銷魂”,還有那個壞我牙齒害得我嗷嗷叫的“銀元餃子”也失去了歡樂的味道,而那帶著濃濃東北味兒的春節(jié)也只能在記憶中咀嚼回味兒了……
新疆烏魯木齊市實驗學(xué)校初二:微笑花
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3)
我的家鄉(xiāng)在一個孤落的小村里。那里沒有城市的繁華,沒有城市的璀璨,但片刻的清幽、卻會留住永恒的微笑和洗刷不掉的農(nóng)家淳樸。
記得寒假中最讓我難卻的就是春節(jié)十二點鐘的那個瞬間。
就這樣緩緩的、我的眼神停在那根細(xì)而銳利秒針上。
那一刻我拼住了呼吸,一切仿佛都停止了,但唯有它、還在一點一點的完成一輪生命的變遷。
在整個屋子里靜靜清晰“滴滴答答”的回聲。甚至連屋外的剛探出頭的嫩草也不再舞蹈。
一縷縷皎潔的月光照射在空地上,仿佛一段光滑的絲綢搭成的橋梁,準(zhǔn)備迎回XX年的冬天,送來XX年的春韻。
快了,快了!
十二點鐘距離近在咫尺,365天的馬拉松,終于到了尾聲。
“滴滴答答”聲仿佛細(xì)細(xì)流水般,愈來愈烈清晰,愈來愈強(qiáng)烈。他來了。
“當(dāng)~當(dāng)~當(dāng)……”
春韻一乘著徐徐的微風(fēng)到來了。
那風(fēng)、是暖的。
一顆綠色的種子埋在了地下,等待萌發(fā),因為它本就是大地。
剎那間隆隆的鞭炮聲洋溢在了整個村里。
絢麗的煙花,帶著鄉(xiāng)下人的美好的心愿和濃厚的淳樸,向上蒼祈求,映紅了半邊天。
初一:戀時間
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4)
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
“百里不同風(fēng),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新年習(xí)俗,讓我來帶你們走進(jìn)我的家鄉(xiāng),走進(jìn)家鄉(xiāng)的新年習(xí)俗。
春節(jié)差不多在臘月中旬左右就開始了。那個忙碌簡直無法形容。臘月二十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做油炸果,酥角,米粽,年糕。用糯米打成粉,用糖和粉擰成。
孩子們準(zhǔn)備過年,第一件事是買糖果,餅干。第二件大事是買爆竹,特別是男孩子?峙碌谌虏攀琴I個各種玩意兒——口琴,風(fēng)箏等。
孩子們歡喜,大人們也忙亂。他們必須預(yù)備過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時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春節(jié)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響起來,便有了年的味道。這一天是要吃年糕。
過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須大掃除一次,還要把雞,肉,魚,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預(yù)備充足——店鋪多數(shù)正月初一到初七關(guān)門,到正月初八才開張。
除夕真熱鬧。家家趕著做年夜菜,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lián),屋里貼好各色的年畫。貼好后人們要祭祖。飯后是我們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刻,因為要領(lǐng)壓歲錢。
正月初一的光景截然不同:鋪戶上看板子,門前堆放著昨夜燃放的爆竹紙皮。正月初二,大家提著大大小小的禮品回娘家。
正月初六,大家起得十分早,大家忙著為“老爺”準(zhǔn)備飯菜,“老爺”游門是家鄉(xiāng)年的重點。這天,你會看到大大小小,不同顏色的旗子,這是護(hù)送“老爺”的旗子。旗子是以前“老爺”留下的,十分有價值。
元宵上市,春節(jié)的又一個高潮到了。正月十五,處處張燈結(jié)彩,整街像是辦喜事,紅火而美麗。這天月晚,大家會到廟里去看別人演戲,燈火越亮,觀眾就越多。
一眨眼,到了春節(jié)的尾聲,春節(jié)使我們又增長了一歲,更懂得了許許多多的事情。春節(jié)使這個慈祥的祖國母親精神煥發(fā),滿面紅光,喜氣洋洋。
初二:回憶無香
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5)
“新年到啊!新年到啊!祝福大家新年好……”,一聽到這首歌就知道新年到來了,其實每年過年都一樣,但是一聽到過年,歡叫的是孩子們,苦叫的是大人們。
許多人說:“臘七臘八,凍死寒鴉”。可是,在湖南,這里卻是20度的溫度,我看啊,是“臘七臘八,熱死寒鴉”。許多地方在這一天要喝臘八粥,可是我們這兒吃臭豆腐的,整個房間里都有這臭味,這便又來了一句:“臘七臘八,臭死寒鴉”。
除了這些,那就是“姑娘愛花小子要炮”。姑娘都拉著親朋好友買新衣服,在商場里不停地試衣服,看看這兒,看看那兒,有些衣服鮮艷奪目,有些衣服非常潮流,這下可難住姑娘們了。小子們就整天放炮,這段日子放炮連電腦游戲都拋到腦后去了。
過年之前,大人們忙,孩子們也忙。大人們忙著大掃除,買東西。孩子們就忙著吃喝玩樂,大人們買來除夕吃的,都被孩子們給試吃個遍。走在街上,你便能聽見孩子們唱:“過年了過年了,我放個鞭炮穿新衣,吃堆餃子去睡覺”。
除夕就更熱鬧了。每家每戶都在吃團(tuán)圓飯,門上貼上了春聯(lián),還有門神,姑娘們把新衣服穿起來,放炮的小子們也被拉去穿新衣,不停地放鞭炮,放煙花,看春晚時還不停地用手機(jī)搶紅包。
正月初一,許多人都奔向一個地方-----岳陽樓!在岳陽樓里有廟會,孩子們可歡喜了。那些賣玩具的和賣小吃……這下可有大收獲了!
正月十五,家家都在吃湯圓,在家里和家人們一起欣賞花燈,大人們聊一些家長里短的事情,談一談今年的計劃,孩子們爭著誰吃的湯圓最多,他們吃得狼吞虎咽。這場景真是美好。
這便是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每家每戶都是紅紅火火,真是分外熱鬧。
六年級:lily
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6)
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是別有一番特色的。當(dāng)然,“百里不同風(fēng),千里不同俗”嘛,按我家鄉(xiāng)的習(xí)俗,除夕到正月初十才算春節(jié)。
其中,除夕是我最喜歡的一天,盡管那天是最重要最忙碌的一天。在這個時刻,除了特殊原因外,大家都會回到家里,與家人團(tuán)聚。一會兒,外婆端著飯菜過來,看著桌上豐富的年夜飯,我們還沒吃就一個勁的說好吃。飯桌上,我們一邊談?wù)撋钪械钠媛剺肥拢贿吔蚪蛴形兜仄穱L美味佳肴,享受團(tuán)圓的樂趣。吃完年夜飯,我們這些小孩子就會室外的空地看璀璨而耀眼的煙花在美麗的夜空中繽紛綻放,聆聽每一處喜慶的祝福。而大人們呢,就在家里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準(zhǔn)備明天拜年要用的物品。
到了十二點,也就是午夜零點。家家戶戶都準(zhǔn)備好鞭炮,對著門外大喊幾聲:“放炮啦!放炮啦!”隨著喊聲過后,“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一陣陣激烈的爆竹和鞭炮聲在我們耳旁回蕩,這才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新的一年即將來臨!
“放炮啦,放炮啦”“噼里啪啦!”這天早晨迎著幾聲炮聲,我們才睡醒。沒錯,這天就是大年初一!這幾天,我們都會去親戚好友家作客拜年,并且還會帶些禮品,表示客氣之意。然后,我們會出去外面逛逛街,看舞獅表演。舞獅是我家鄉(xiāng)的最大特色,看著虎獅從地上跳到高樓上,再用復(fù)雜又困難的動作表演,我們連連鼓掌!
過了初十,十一、十二時,我們也就該回去工作了。這時,長輩會讓我們帶些拜年時別人送的或買的禮品,喻意春節(jié)的福氣會伴隨著我們度過這一整年。
初二:藍(lán)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