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600字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很多風(fēng)俗與外地一樣。
臘月二十七,是年集,村子里的人都會不約而同的挎著小籃子去集市上買些東西,備著過年用。而這時,孩子在集上看中了什么,大人一定給買,否則是不吉利的。集市年年辦的都很熱鬧,最顯眼的是賣紅燈籠和中國結(jié)的,聽說以前還有賣香囊的,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見了。
到了年三十的中午就要忙活起來了,奶奶蒸一鍋香噴噴的大饅頭,一掀鍋蓋,從門前經(jīng)過都能聞到香氣;爸爸準(zhǔn)備一條木棍放在門口,邁過這木棍就象征著走向一個新起點(diǎn),拜托了過去一年里所有的不愉快、不如意;爺爺在門上貼春聯(lián),我就幫忙貼倒喜字。
除夕夜里,吃過豐盛的團(tuán)圓飯,一家人圍在一起聊天、看春晚。到了午夜十二點(diǎn),就要放鞭,爺爺把一長串鞭掛在曬衣繩上,由爸爸點(diǎn),我就在屋里,趴在窗前,捂著耳朵,看鞭炮和天上的煙花。放完鞭,奶奶要盛兩碗飯,每碗飯上都插上筷子:一碗飯擺在桌臺上,供灶王爺;另一碗則要在院兒里擺上桌,放水果,酒菜等,以供祖宗。這種儀式,女人似乎是不適合參與的,每年都是爸爸和爺爺在院子里燒紙、磕頭。夜里還要守歲,枕頭下面要塞上紅包。
大年初一,穿上新衣服,先要向長輩行禮,然后就能收到壓歲錢,這種時候,我是很主動的。早飯吃餃子,誰吃到棗,明年一定交好運(yùn)。吃完飯要去親戚家串門,幾乎要把整個村子走個遍。每去一家,主人都會塞糖給孩子,每次都是滿載而歸。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一年比一年熱鬧,可是越來越多的人隨著工作的日益繁忙而淡忘了這些——最初的、最美好的心靈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