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的春節(jié)作文精選
篇一:寧波的春節(jié)作文
照寧波的老規(guī)矩,過年差不多從臘月初旬就開始了。
臘月初八一到,人們就意識到了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新的一年也即將從這里翻開美好而嶄新的一頁,這一天大家就各自忙活開了,香噴噴的臘八粥里,布滿了各形各色的米果子,孩子當然是不能放過的,我們常常爭先恐后地品嘗著這來之不易的臘八粥,那一個個五彩繽紛的米果,就像在開一個小型的農(nóng)業(yè)展銷會,布滿情趣的民俗讓喝粥的人們那寒冷的身心得到溫暖。臘月中旬,許多商場都有“迎新春”促銷活動。
那時候的衣服可便宜了,平時兩百多元一件的棉衣,此時一百多就可以買到了。因此,人們總會在這時不約而同地來到商場,在“人山人海”中挑選稱心的新衣服。
最有戲劇性的要算是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了。許多人家都供奉著一位叫灶王爺?shù)睦仙裣伞K诿磕甑呐D月二十三要升天,向玉皇大帝匯報人間一年來的好壞事。
過了二十三,人們就更忙了。大家必須準備過年用的東西。除夕到了,家家趕做年菜,到處飄著酒肉的香味。門上貼上了紅紅的對聯(lián)和倒“!弊,屋里也貼好了各種各樣的年畫。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在外面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須趕回家來吃團圓飯。吃完團圓飯后,長輩們還要給孩子們發(fā)壓歲錢。這一夜,很多孩子都會把壓歲錢壓在枕頭底下。
正月初一我們都趕著拜訪親戚。晚上,就都又要忙活開了,不論大人還是孩子,都要上前攙和一下,幫助長輩做春卷,裹湯圓,薄皮甜餡,蘊含著我們對春節(jié)美好未來的期盼與憧憬。
春節(jié)的又一個高潮就到了。正月十五晚上,家家都在吃“寧波湯圓”。吃過晚飯后,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地到公園看燈展。這里的燈種類很多——走馬燈、宮燈、紙燈,還有紗燈……
過了正月十五,年味兒也如硝煙一般,淡忘了。大人們還是要照常去忙碌地工作,我們又要開始緊張地學習了。
篇二:寧波的春節(jié)作文
時間如流水,悄無聲息地從我們手中溜去,一眨眼春節(jié)就開始了。按照寧波的老規(guī)矩,春節(jié)差不多在臘月初八就開始了。在這一天,有許多人都會熬臘八粥,喝臘八粥,這是一種傳統(tǒng)。
我們小孩子準備過年,第一件大事就是買新衣服。這是一直以來的習俗,過年要有新氣象,所以要穿新衣服,女孩子最喜歡。第二件大事是買各種各樣的零食和飲料。在除夕之前來商場挑選零食和飲料,可以吃到許多平時吃不到的東西呢!第三件事必然是準備爆竹。女孩子愛玩閃光棒、蝴蝶飛、金光滿天之類的小煙花;而男孩子則喜歡玩一飛沖天、直指云霄等的爆竹。
孩子們興高采烈,大人們則忙得焦頭爛額。他們要預備許多東西,在春節(jié)來臨之際顯示出一派萬象更新的氣象。
“年年有個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君”,祭灶的供品為祭灶果,有紅球、白球、麻球、油果、寸金糖等,有的8色,有的12色,又甜又黏。我最愛吃的就是油果了!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臘月二十四這一天,我們寧波人都會撣塵,把家里打掃的窗明幾凈。這一天,我們家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wèi)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只是,打掃房間實在是太累了。
過了二十四,大家都更忙了。做庚飯、置辦年貨、買新衣服……各式活動都在這幾天展開。除夕,我們一家都起了個大早,我們先在門口貼上早早準備好的對聯(lián)和“福”字,然后趕去奶奶家,拿出準備好的各種材料,開始做菜。到了晚上,熱鬧非凡,酒香四溢,魚香滿天。不論男女,不論老少都穿起了漂亮的新衣服。在餐桌上擺好一大桌美味佳肴,其樂融融的享用,有些人家干脆來到了飯店吃年夜飯,那滋味兒美極了!
吃完年夜飯,我們拿著形形色色的煙花爆竹,來到了院子里,用火點燃一個個鞭炮,就想點燃了一個個希望,用冷光棒在空中畫著一個個美麗的五角星、愛心,像是火光下是我們幸福的一年生活!班兀 !”一個個美麗的禮花怒放在黑幕上,我們的心愿也隨之升上天空。有的像浪漫的流星雨,有的像金菊怒放天空,有的像點點星光……放完了鞭炮,我們又回到家中,一起圍坐在桌邊,道著家常,欣賞著別出心裁、精彩絕倫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守歲到了十二點左右,我們又放“關門炮”辭舊歲,再把收到的壓歲錢壓在枕頭底下,美美的進入夢鄉(xiāng)。初一早上放“開門炮”迎新春。
正月初一早上,全家都會吃豬油湯圓。煮好后的第一碗湯圓要供大灶上的灶神爺吃。然后,媽媽爸爸便領著我去走親訪友,這可是我最喜歡的一天,因為只要跟別人說:“春節(jié)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就可以收到壓歲錢。還留在人家家里吃零食、小吃,什么小蛋糕、小西餅、巧克力、里脊肉、羊肉串……這些平時媽媽可是不允許吃的,但是在走親訪友的時候,是個例外。爸爸媽媽則跟別人聊著家常。
正月十五就是元宵節(jié)了,處處張燈結(jié)彩。我們都在家里包湯圓,吃湯圓,我最愛吃的就是那美味的芝麻湯圓。還有各形各色的湯圓呢,豆沙湯圓、豬油湯圓……現(xiàn)在還有了許多新式湯圓,像香蕉湯圓、奶黃湯圓,甚至還有干吃湯圓哩!到了晚上,我們都來到大街上逛燈會,各種各樣的花燈都掛在街道兩邊,在公園里還有巨型花燈,后海塘還有青花瓷花瓶,年年有余,喜羊羊與灰太狼等等的巨型花燈,又生動又形象。五光十色的燈引得路人都駐足觀看呢!
過了元宵,春節(jié)便結(jié)束了。學生繼續(xù)上學,大人又繼續(xù)上班。寧波的春節(jié)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呢!
篇三:寧波的春節(jié)作文
今年春節(jié),我去寧波看爺爺。乘坐火車,我踏上了通往寧波的旅途。 一路上,我欣賞著窗外美麗的風景——古老的京杭大運河流淌著一片蔚藍色的河水;虎丘塔古色古香,依舊保持著那奇特的傾斜造型;錢塘江一望無際而又清澈見底。
快到寧波了,只見那兒一片池塘養(yǎng)河蚌,這兒一片大地種果樹。從那一座座漂亮的農(nóng)民小洋樓,到停車場上密密麻麻的轎車,我想:寧波一定是個美麗富饒的城市。
一、煙火晚會 除夕,寧波舉行了盛大的煙火晚會,時近七點,一個金珠隨著“啪啪”的響聲拖著長長的金尾巴向空中飛去,好一個“金龍騰空”,四面八方立刻響應,一個個金珠熱熱鬧鬧、爭先恐后地飛上夜空。
“看!”東南方天空一次飛出五條彩線,轉(zhuǎn)眼又消失了;不一會兒,消失的地方出現(xiàn)幾個火球,它們漸漸變大,最后,變成了一片閃爍的“繁星”。接著是“萬條垂柳”,當條條“枝條”噴出時,它們組成了一棵垂柳;轉(zhuǎn)眼間又化為一片影子。西南方也不甘示弱,“金龍騰空”、“繁星”、“萬條垂柳”紛紛涌出, “流星雨”、 “花籃”更是不計其數(shù),天空被映得一片金色。
快看正北方:一支無形的筆“畫”了一條銀線,銀線上方一頭又“長”出三道銀光,就像是會分身術似的,這三道銀光接著又長出各三條銀線;好一個“火樹銀花!”突然,空中落下幾十只“紅燈籠”,不,是降落傘掛著“小燈”—— 一個個發(fā)光的小煙花,它們從天而降,恰似一群傘兵同時從飛機上跳下來的場面。
也許在第二天,你還能在大街小巷里找到一個個小降落傘呢!
二、有趣的牌九 初二,表哥王杰來了,他教了我一種有趣的游戲——牌九。
牌九共32張牌,一張牌分上下兩部分,每部分都是1到6點,玩法多樣,有接龍、接長龍、爬烏龜、吃八九等等。舉個例子:接龍。首先留下指定的八張牌,發(fā)給每人一樣多的牌,游戲開始。以有三六牌的人為先走方,若桌上兩頭牌外側(cè)一半與輪到要走的人的牌一張相同時,便可把那邊對上,若沒有牌相同時,便“睡倒”一張:該牌就“下崗”了,被計入余牌內(nèi)。
最后以余牌點數(shù)定勝敗。這種玩法十分有趣,可運用很多戰(zhàn)術:開門見山、一針見血、縮死十六點、獨霸一方、同歸于盡、留得后門……
我和表哥玩得不亦樂乎,寧波牌九真有趣呀!
三、城隍廟的小吃 初四,全家去逛寧波的城隍廟。
如果說民以食為天,那么寧波人便以城隍廟的小吃為天了。城隍廟可以與最佳小吃店畫上等號:從小點心到大餐,從早點到晚飯,從寧波本地口味到遙遠的意大利風情,無一不有。
看,這是炸得金黃香脆的寧波臭豆腐;瞧,那是熱氣騰騰的中國臺灣豆腐,里面還有鴨血、豆腐角,組成一碗美味的湯;雞汁香鹵干,鹵干浸滿雞汁,味道鮮美。北京面餅,讓人想起老北京的風景;寧波湯團,獨享一番團圓的合家歡。更有香脆的金團,一串串甜甜的糖葫蘆……城隍廟的小吃真是豐富多彩。
不但如此,連南京街頭獨有的鴨血粉絲湯和牛肉粉絲湯也有,你還可以嘗嘗鮮——鴨血鴨腸湯,想必很多人沒有嘗過,它充分利用了各種鴨雜,混合后的味道真是鮮美無比。
大家都吃過鐵板魷魚吧,但在寧波城隍廟,這兒一個大連鐵板魷魚,那兒一個寧波鐵板豆腐,這兒一個北京鐵板燒肉,那兒一個意大利鐵板燒里脊。鐵板來,鐵板去,鐵板東,鐵板西;誰正宗,誰偏門,誰都不清楚,總之,鐵板的作用在這里發(fā)揮到了極致。
光這些還不夠,更有意式比薩,日式咖喱飯等等……如果你去了寧波,一定要去城隍廟大飽口福噢! 不知不覺,六天的寧波生活結(jié)束了,這六天的生活真是豐富多彩:賞煙火、玩牌九、逛廟會、嘗小吃,走家串戶,尋親訪友,歡聚一堂,喜氣洋洋……
火車啟動了,我戀戀不舍地向?qū)幉ㄍ艘谎,踏上新的旅途?/p>
再見了,美麗富饒的寧波……
篇四:寧波的春節(jié)作文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贝汗(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全國各地過年的風俗花樣繁多,精彩紛呈。照寧波的老規(guī)矩,過年差不多從臘月中旬就開始了。
臘月二十三那天,家家戶戶都得祭灶。許多人家都供奉著一位灶王爺,他“上天奏好事,下地保平安”——每年的臘月二十三他都要升天,向玉皇大帝匯報人間一年來的好壞事。于是,家家都會準備些糖果之類的甜食,供奉在他面前,想用糖把灶王爺?shù)淖旌,讓他在天上說些好話,不說壞話。這項活動,小孩子們最喜歡,因為這些糖的最終歸宿是在他們嘴里。
過了二十三,人們就更忙了。大家辛辛苦苦一年,便要買些雞鴨魚肉等年貨回來,我們小孩么當然買了鞭炮,都準備高高興興地過大年。大年二十八,家家戶戶為了除去舊年的晦氣,便把屋內(nèi)打掃得干干凈凈,好在新的一年里顯出萬象更新的氣氛。
除夕那天,就更熱鬧了 。大街小巷大紅燈籠高高掛,彩旗飄揚,到處洋溢著過大年的氣氛。那天門上都貼上了紅紅的春聯(lián)和倒“!弊。晚上家家趕做年夜飯,大圓桌周圍坐滿了人,津津有味地品嘗著美味佳肴,到處飄著酒菜的香味。在外面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須趕回家來吃團圓飯。吃完團圓飯后,長輩們還要給孩子們發(fā)壓歲錢,并祝他們學習更上一層樓。這一夜,很多孩子都會把壓歲錢壓在枕頭底下,并祝自己歲歲平安。
除夕夜家家燈火通明,小孩子們拿出早早準備好的鞭炮去外面放鞭炮。到了八點左右,我們都會打開電視機,觀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零點時,各式各樣五彩繽紛的煙花爭先恐后地竄上了天空,照得大地如同白晝一般,以迎接春節(jié)的到來。
正月初一,大多數(shù)人家是不會去走親訪友的,只不過去附近的親戚地方拜個年,說些吉利的話:“春節(jié)快樂”、“祝你萬事如意”、“恭喜你發(fā)財”……
初五到了,家家戶戶都會請財神,希望能夠請來一年的好運,財源廣進、官員亨通。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jié),全家都要吃香甜美味的寧波芝麻湯圓,這一口下去,滿嘴噴香,沁入心脾。晚飯過后,大家都去公園里觀花燈、猜燈謎。天空中一支支五顏六色的煙花拖著長長的尾巴,爭先恐后、前赴后繼地躥上夜空,一粒!敖鹕啊眹娚涠觯诳罩邪寥痪`放。一時間,那邊升出“天女散花”,這里又出現(xiàn)了“孔雀開屏”,緊接著又是“倒垂楊柳”……天空中頓時成了花的海洋,火樹銀花,光彩奪目,把夜空裝扮得瑰麗無比!
春節(jié)也差不多在這天就結(jié)束了,各行各業(yè)都進入了工作的狀態(tài)——這就是我們寧波的春節(jié)!
篇五:寧波的春節(jié)作文
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各地的春節(jié)都有著自己的特點,就拿我的家鄉(xiāng)寧波來說,每年過春節(jié)都要熱鬧好長一段時間呢!
除夕連接了兩個年頭,“一年連雙歲”,說的就是這一天。除夕夜,各家各戶都要放煙花爆竹,吃年夜飯。大人會把“壓歲錢”用紅紙包起來壓在孩子們的枕頭下,故謂“壓歲”。吃完年夜飯就不能出門了,睡覺前還要放“關門炮”。
除夕之后是正月初一了,也就是正宗的春節(jié)。這一天所有人都會早早起床,身著新衣,頭戴新帽,腳穿新鞋,以示辭舊迎新。男主人起床后,要邊說吉祥話,邊放炮仗。這就是“開門炮”了」開門炮一般放三個,還要“帶四放三”,留下一個作為“備炮”。
寧波話中的“備炮”就出典于此。這一天早上吃湯團或酒釀圓子、甜湯果,寄寓一年甜到頭的美好心愿。這一天應該是所有孩子們最期盼、最高興的時候了,聰明的你,能告訴我是什么原因嗎?我想,你們一定猜到了,當然是去領壓歲錢啦!各家幼者按年齡的長幼依序拜見長輩,這叫作“拜歲”。
接下來,又是愉快的時間了。初二至初七八,遲的到十五,各家各戶的人都出門走親戚。初五為財神日,初七人們“走七橋”“拜八壽”。
元宵,又是一個高潮。正月十五,寧波處處張燈結(jié)彩,不少廣場還舉辦了小型的花燈會,參觀的人很多。這一天晚上,仍少不了煙花爆竹,小孩們?nèi)挤疟夼,大人們則忙著準備元宵。老人們基本上都十分悠閑,看看元宵晚會,和老伴兒聊聊天。
十五過后,春節(jié)就正式落下帷幕,大人們繼續(xù)忙碌著各自的事業(yè),學生們準備好學習用品,新的一年又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