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辦年貨的作文
有關(guān)辦年貨的作文1
新的一年就要到來了,家家戶戶都忙著置辦年貨,來迎接新的一年。
今天早上,起床后,吃完早飯,我和媽媽便來到了銀座購物廣場,銀座里真是人山人海。∥也钜稽c就被前來購物的人擠了出來,幸好媽媽把我拉了進(jìn)來。
我們來到了超市的入口,把包存了起來,存包的地方都滿了,只能到買表的地方存起來,把包存起來后,就來找車子,找了半天,沒找著一個車子,就在這時,我看見一個人把筐子推過來,我眼疾手快,把車子推了過來。上下分別放上一個筐,便和媽媽開始了瘋狂大購物,薯片、沙爹牛肉粒、面包、果汁、可樂、糖果全跑進(jìn)了我的筐子里,我高興極了,不一會兒,一個筐子已經(jīng)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牧恕?/p>
眼看整個超市已經(jīng)被我和媽媽轉(zhuǎn)了整整一圈了,媽媽提議說:要不咱們再去買衣服的地方看看?好吧!我爽快的答應(yīng)了。
我和媽媽來到了賣衣服的地方,這里更是人山人海,這不,媽媽一眼就相中了一條棉褲,然后,就問我好看不好看,我說好看,媽媽就買了一條,放在了第二個筐子里。
就在要回去的時候,媽媽又想起一件事,那就是要給我買一件衣服,我和媽媽又來到了兔仔麥,買了我渴望已久的一條褲子,這讓我特別高興,衣服買完了,第二個筐子也就滿了。
出去結(jié)賬的時候,我們剛剛超出了抽獎的范圍,我特別高興,由于我的手氣不好,只抽出了十張紅包。
抽完獎后,我和媽媽滿載而歸的回到了家里。
有關(guān)辦年貨的作文2
離春節(jié)還有四五天了,家家戶戶都忙著置辦年貨,我們家也不例外。今天難得爸爸在家,天氣又晴朗,我們一家三口拎起購物袋,急匆匆地奔向“家友超市”。
一走進(jìn)家友超市的大門,哇!里面“人如水,購物車如流”。到處都在搞促消活動,吆喝聲此起彼伏。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一輛購物車,放上小籃子,就開始了“購物大比拼”。
我跑向零食區(qū),爸爸和媽媽走向水果區(qū),一起挑水果。我跑到零食區(qū)一看,樣樣零食應(yīng)有盡有,一應(yīng)俱全。我挑了一袋“德芙”巧克力,一包“王子”餅干,兩包“旺仔”QQ糖和一箱牛奶,然后買了媽媽、爸爸愛吃的零食,就把購物車推到了水果區(qū)。爸爸正在挑蘋果,而媽媽則手拿兩串大香蕉左看看、右瞧瞧,很認(rèn)真的樣子。我也學(xué)著媽媽的樣子挑了起來。忽然,一個促銷員拿起一瓶藍(lán)月亮洗衣液大聲叫起來:“快來買,快來買,新型藍(lán)月亮洗衣液,明天促消活動就結(jié)束了……”于是,我們禁不住她的誘惑,就買了一瓶。
去過了超市,我們又去了西門菜市場。我問爸爸:“為什么要去菜市場呢?我們在外面吃不就得了嗎?”“過了年,各個飯店的老板、服務(wù)員也要回家過年去了。我們必須要準(zhǔn)備好幾天的飯菜呢!”爸爸說。
我們先買了幾斤肉,再走到粉食店買了兩百張餃子皮,準(zhǔn)備包餃子,還買了一斤菠菜、兩根胡蘿卜......
最后,我們一家三口拎著大包小包一搖一晃滿載而歸了。
有關(guān)辦年貨的作文3
辦年貨在爆竹聲中,我們迎來了中國人最盛大的節(jié)日——春節(jié),家家喜氣洋洋,掛上紅紅的燈籠,貼上紅紅的春聯(lián),忙忙碌碌……家家戶戶洋溢著節(jié)日的氣氛。過幾天就是除夕了,今天,我和媽媽準(zhǔn)備去臺客隆超市購買年貨。
一走進(jìn)超市,只見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笑容。不論是大人小孩都在琳瑯滿目的商品陳列臺前挑選著自己需要的物品。有的人扛著一箱箱飲料或者啤酒,有 的人挑選了整整一購物車東西,好像還嫌少。人們好像要把整個超市搬回家才過癮。我和媽媽也推來了一輛購物車,加入了購物的行列中去了。我們分頭行動,媽媽 負(fù)責(zé)去買菜和生活用品,我負(fù)責(zé)去挑零食,我推著購物車迫不及待地沖向食品區(qū),到了那里,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看見我喜歡的,想也沒想,先拿了再說。等媽 媽買完該買的東西來找我,我已經(jīng)挑了滿滿一車的食物,媽媽很吃驚,嘴巴都變成了“o”型,兩眼一瞪,說:“你怎么挑了那么多?不要錢嗎?買回去不吃又浪費 了,你知道有多少貧困山區(qū)的孩子連飯都吃不飽呢?一點也不知道節(jié)儉。”我吐吐舌頭,趕緊挑了一些喜歡的,把其余的都放回了原來的位置。收銀臺的“長龍”緩 緩蠕動著,終于結(jié)完了帳。
隨后,我和媽媽手里拎著裝著年貨的大包小包回家去了。在回家的途中,媽媽告訴我,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想買東西可困難了,要用票,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到,而且東西可沒現(xiàn)在這么多。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技的進(jìn)步,年貨越來越豐富,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精彩了。
聽了媽媽的話,我感覺自己非常幸福,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我要抓住大好時光好好學(xué)習(xí),不辜負(fù)父母對我的期望。
有關(guān)辦年貨的作文4
再過幾天就要過春節(jié)了,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去買年貨。我們先在家里列好購物清單就出發(fā)了。
走到街上,一眼就可以看見馬路兩邊都掛上了紅彤彤的燈籠,大街上人山人海,每個人手里提著沉甸甸的年貨,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孩子們手里拿著彩色氣球,蹦蹦跳跳地跟著大人的后面。
我們來到了萬家商場,商場里可真熱鬧。∝浖苌衔锲坟S富,琳瑯滿目,應(yīng)有盡有。我們來到干果區(qū),挑選了一些花生·杏仁·鮑魚果·腰果南瓜子……
爸爸買了他喜歡的啤酒·葡萄酒和白酒。我挑選了五顏六色的糖果和包裝精美的巧克力,還選了許多我喜歡喝的飲料。媽媽選了許多香姑·木耳·魷魚·臘魚·臘肉還有我喜歡吃的各種各樣的過年糕點。最后我們買了像魚形狀的年糕,表示年年有余,年年高。
我和爸爸媽媽提著大包大包的年貨,高高興興地回家了,走在路上,我想愿天下所有的小朋友都和我一樣能買到許都喜歡吃的年貨,國歌紅紅火火的新年。
【拓展閱讀】
一交上臘月,人們便忙活開了,忙活著辦年貨。
我們住在深山老林里,臘月里的辦年貨成了一件極其勞累的事情。少小的時候家境貧寒,每年的辦年貨成了父母最愁腸的事情:肉是自家喂養(yǎng)的老八眉黑豬,雖然瘦得脊梁骨可以切菜,但畢竟有那么一頭豬,過一個油汪汪的年是沒有問題的了,愁腸的是要給我們買新衣裳。那時候的布票是按照分自留地的人數(shù)分發(fā)的,而自留地的劃分年限是以1961年出生為界限的,我們兄弟姊妹七人,只有大哥和父母有自留地,也就是說,一家九口人,只有三個人有布票,在當(dāng)時,三個人的布票也只夠給一個大人買一身衣服的布料。我家在村子里是最窮的家庭,母親常年有病,只有父親一個勞力掙工分,錢對于我家來說是最稀罕的東西了。即就如此,每年的臘月,父母都要千方百計地設(shè)法給我們換上新衣裳,哪怕?lián)Q一件也好。
換新衣裳的錢全靠父親割掃帚。平日里要給生產(chǎn)隊出工,只有到了三九隆冬,大雪封山之后,生產(chǎn)隊算是放假了,這時候,父親就纏上毛簾子,穿上麻鞋,踏著沒過小腿的厚雪,進(jìn)林割毛竹,割回來后扎成掃帚,再用毛驢馱到山外十五里的供銷分社,一把掃帚買一角五分錢。父親一天可以割十來個掃帚,能變賣差不多兩塊錢。只是割毛竹的人太多,近處的都割光了,只好七八十里甚至百里之外的深林里去尋找毛竹。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每天早上八九點父親進(jìn)林,一直到晚上八九點才回來,有時候到冬夜的十點才回來,好在那時候的雪厚,父親可以拖著捆好的毛竹往回溜,省去了負(fù)荷的勞累。雖然如此,每天晚上回來,父親幾乎成了一個雪人,棉褲凍得鐵硬,麻鞋和毛簾子凍成了一個冰棒,要在大火前烤好多時候才能脫下鞋來。等父親脫下麻鞋,褪下毛簾子,我就忙著把它們在炕洞里放好,以便到第二天早晨父親進(jìn)山的時候能被熏干。
勞累了一天的父親吃過母親留給他的晚飯,還不得歇息,要把刪好的毛竹抱進(jìn)屋里,六十根一把的扎成掃帚,每晚上要扎完十個掃帚才睡覺,那時候,我們早已經(jīng)進(jìn)入夢鄉(xiāng)了。父親就是靠著超乎常人的韌性,在每年的臘月末都會給我們大的幾個換上一件新衣裳。母親把我們穿小了的衣裳,翻新一遍改作成弟妹們能穿的衣裳,看起來也像新的一樣。除此之外,母親還要給我們每人做一雙新鞋。就在那滴水成冰的山村冬夜,我家昏暗的油燈下,父親忙著扎掃帚,母親忙著做鞋子,這樣的情景持續(xù)了好多年好多年,成了我今生不能忘記的圖像。
那時候父親辦年貨,要到五十里路外的馬峽去辦。逢集日那天,父親在雞叫三遍就起來生火,熬茶喝,母親忙著給父親做一些吃的,完了之后父親就頂著繁星去趕集了,到晚上八九點才能回來,買多買少的東西,就靠父親的力氣背回來。
父親老了,輪到我辦年貨了。一交上臘月,每個集日都要到馬峽趕集,買豆腐買白菜買年畫,當(dāng)然還要買鞭炮香裱紙燭之類的。趕集的前夜,都要做一番計劃,列一個單子,可是趕集回來卻發(fā)現(xiàn)又遺漏了不少的東西,只好再計劃再列單子,到下一個集日再去購買。我辦年貨的那幾年,從馬峽到溝口的三十幾里路,可以掏兩塊錢坐奔奔車,進(jìn)山的十幾里路就要靠人力背運了。那時候的雪很是慷慨,一到冬季,最少要落三四場厚雪,我們的山路,積雪盈尺,沒過小腿。趕集的人們每人負(fù)荷四五十斤,艱難而興奮地在山道上跋涉著,累得走不動了,就一屁股坐在雪地里歇緩,等到緩過勁來了,再繼續(xù)趕路,三番五次的歇緩之后,最后拼著剩余的一點點力氣,掙扎著踏進(jìn)自家的門檻,那時候已經(jīng)是精疲力竭,渾身被汗水濕透了。雖然如此的勞累,心中卻喜歡得很,因為這樣的勞累,就是為了一個豐盈圓滿的年啊!
自從把家安在城里之后,免除了辦年貨的負(fù)重之累,在解脫之余又有幾分失落,那種累并快樂著的感覺再也不會有了。然而一過臘月八,看著街道里人頭攢動,手提肩扛地往家里辦年貨,我就渾身煩躁,便有事沒事的擠進(jìn)熙熙攘攘的人群,去感受那種忙碌的快活和熱烈。加雜在人群里,隨著人流逛正街,逛小巷,也逛商場,逛夠了也累了,就拎一把蔥幾棵芹菜或者買二斤瓜子提上回家,也算是在辦年貨了。
就這樣一天逛著買著,不覺已就到了送灶神的小年,剩下的日子就越發(fā)急火潦草的忙碌了,三忙兩忙地功夫,除夕已經(jīng)慢騰騰地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