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關于春節(jié)的六年級作文優(yōu)秀篇
篇一:富有年味兒的春節(jié)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隨著耳邊一陣又一陣熟悉的爆竹聲,年味兒也越來越濃了。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鼻子聞到的都是滿滿的喜慶。
一邊吃著煮好的湯圓,一邊看著春晚,隨著那熟悉的“5、4、3、2、1!”舊的一年在那一刻向我們揮手告別,新的一年大踏步向我們走來。這時,外面早已炮聲漫天,震耳欲聾。
我與姐姐們跑出了家門,就被那直沖云霄的鞭炮聲擋住了路。我們慌忙捂住了耳朵,臉上卻還露著燦爛的笑容。
各色各樣的煙花把天空裝扮得花花綠綠的,“禮花”直沖云霄,“嘭”一聲炸開了,天空頓時變得五彩斑斕,那微弱的火藥卻像七彩花一樣綻放著?珊脩虿婚L,“禮花”從天空中慢慢變淡,變淡,直至煙消云散;那邊,一股沖擊般的銀光吸引了我的注意,它努力的向上噴著,噴著。落下的便義無反顧跳出了銀光,就好像珍珠成千上萬從空中掉落,給人極美的感覺;“噼噼啪啪,噼噼啪啪”,這震耳欲聾的響聲一定是鞭炮!那熱鬧的的聲音,也足以給20xx增添許許多多的喜慶了。
那邊暖烘烘的,旺火燒了起來,橙色的火苗上下翻滾,好像在呼喚著什么,也好像在喜悅地跳舞。人,物,中國,將春節(jié)愈演愈烈,帶來了20xx的新氣象!
富有年味兒的春節(jié),富有人情味兒的人。
我坐在火車上,又要回家了,盡管再多的不舍,留下著美好的回憶也好呀,又要再等好幾年了,我回憶著過年時的情景,嘴角微微上揚,但,我又要再等五年才能回去了。
點評:以詩篇開頭,自然的點明這個特別節(jié)日—春節(jié)。全文描寫都突出了濃濃的年味并且充滿童心童趣,讀來倍感親切。
篇二:春節(jié)的來歷
現代民間習慣上把過春節(jié)又叫做過年。其實,年和春節(jié)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樣來的呢?民間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的是,古時候,有一種叫做“年”的兇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竄村挨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有一個臘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個村莊,適逢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年”忽聞半空中響起了啪啪的鞭聲,嚇得望風而逃。它竄到另一個村莊,又迎頭望到了一家門口曬著件大紅衣裳,它不知其為何物,嚇得趕緊掉頭逃跑。后來它又來到了一個村莊,朝一戶人家門里一瞧,只見里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只好又夾著尾巴溜了。人們由此摸準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想到許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漸演化成今天過年的風俗。
另一種說法是,我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為歲名了。
我國古代民間雖然早已有過年的風俗,但那時并不叫做春節(jié)。因為那時所說的春節(jié),指的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立春”。
南北朝則把春節(jié)泛指為整個春季。據說,把農歷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jié),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時要改用陽歷,為了區(qū)分農、陽兩節(jié),所以只好將農歷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jié)”。
點評:這是一篇寫春節(jié)的來歷的話題作文,透過靈動的文字,童年的記憶閘門豁然打開。春節(jié)的來歷款款走來。那一幕幕,真切而溫馨,傳統文化帶給我們無盡的想象。
篇三:春節(jié)賞梅
數九寒冬,北風怒吼。20xx年的春節(jié)也拉開了序幕,頓時,家家戶戶都洋溢的歡樂的氣氛,大人小孩的臉上掛起了歡樂的笑容,大街小巷的庭院貼上了紅火的春聯,真是好不熱鬧!
這個春節(jié),我回到了家鄉(xiāng)四川。僅僅五天,卻讓我體會到了合家歡樂的快樂、溫馨。這更讓我離不開那山坡上的梅和坡下的家。
也許是風兒把梅的清香送來,在山下的村子里,也總能聞到縷縷淡淡的香氣遍布四野,讓我忍不住往上走。這不,第三天便拉著全家走上了那個美麗的小山坡。
走在幽靜的小路上,聽著遠處傳來的鳥鳴聲,一路伴著歡聲笑語,也不知是賞梅還是散步。近了,梅的香氣緩緩地飄過來,從我們四肢的縫隙穿插而過,又轉回,如輕煙般裊裊的上升,環(huán)繞在我們的四周。隨著那幽香,我們終于看到了期待已久的梅花。前面還有一家人,像是發(fā)現了世外桃源,驚喜萬分。順著他們左手邊的一棵梅樹往后看,這里的梅樹還真不少。遠遠望去,如雪花似的綴滿山坡,層層疊疊,如海的波濤,像桃色的云,似彌漫的霧。我忍不住走上前去,那一棵棵梅樹姿態(tài)萬千,有的體態(tài)修長,如一位端莊的大戶小姐,靜靜地站著;有的挺拔傲氣,似一位英勇的軍人,筆直地立著;有的身材矮小,像一個純真調皮的孩子,扭曲的動著。我細細地撫摸著它們的枝干,粗糙中卻透著一種無言的美麗。我無意中轉過頭去,發(fā)現大家已經玩開了,看我那小表妹,摘了些花苞,硬是給小表弟別上,別在頭發(fā)上,別在衣襟口,硬是把他拉到大人面前,風光風光,大人們看了也總是忍俊不禁,摁著他的小鼻子笑著說:“瞧你!”我也不由得會心一笑,我的目光又回到那棵梅樹上,我開始細細的欣賞,梅樹幾乎滿樹都是花,而每朵花都有著不同的形態(tài),一般的梅花花瓣層層分開,淡粉的花瓣如玉般圓潤,如紗般輕柔,如絹般玲瓏;少許的梅花花瓣微開微和、含苞待放,只裂了一條小縫,但還是依稀可以看清花中的風景;有的還是花骨朵兒,像害羞的小姑娘不肯露出臉龐。瞧!那邊也有一個小姑娘在舞蹈,是小表妹啊!只見她宛如一位亭亭玉立的仙女,在梅花枝間綻放。粉紅的裙擺映著粉紅的桃花,看她那粉紅的臉頰與其朝相輝映,我情不自禁的鼓起了掌,接著便是一陣的贊美聲和歡笑聲……
要走了,卻怎么也忘不了家鄉(xiāng)春節(jié)的一家團聚,忘不了山坡上的一棵棵梅樹,忘不了小表妹的優(yōu)美舞姿…...如果每一天都是春節(jié)該多好。
點評:這是一篇描寫春節(jié)賞梅的文章,作者回到四川老家,對家鄉(xiāng)村子里在寒風中頑強開放的梅花的描寫,引人入勝,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語言生動形象且內容豐富,比喻貼切,用詞生動,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的喜愛與贊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