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一首詩
江南三月,當(dāng)你的餐桌上出現(xiàn)一盤綠如翡翠炒蘆蒿,你是不是興味盎然,饞涎欲滴?告訴你,蘆蒿可是馳名四海的金陵時素噢!
可是,蘆蒿這種植物實在有點“貌不驚人”。瞧,它細長的嫩莖呈青綠色、淡綠色或略帶紫色,長25~30厘米,粗0.3~0.5厘米;葉片鮮綠,羽狀開裂,裂片邊緣為粗鈍鋸齒形;葉面綠色無毛,葉背有短密的茸毛,呈粉色。若瞧瞧蔬菜王國里蘿卜的張揚,青菜的蓬勃,番茄的熱烈,冬瓜的碩大,蘆蒿的外觀確實太平淡無奇了!
蘆蒿,又名蔞蒿、香艾、水艾,屬菊科,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根性涼、味甘,葉性平、味甘,其食用部位為嫩莖,含有多種維生素和鈣、磷、鐵、鋅等多種礦物質(zhì)元素,因含有芳香油而具有獨特風(fēng)味,清香飄逸。蘆蒿尚有清涼、抑肝火、祛風(fēng)濕、消炎鎮(zhèn)咳等功效。知道嗎?蘆蒿含有的微量元素硒,是公認抗癌植物蘆薈的十倍,可是一種典型的保健蔬菜噢!
雖說蘆蒿平淡無奇,但你千萬小覷它的身價。早在明朝,蘆蒿就被列為皇室貢品了。就因為蘆蒿與嫩筍拌肉絲食之,最為美味,碧如玉針,清香四溢,嫩不須嚼。你說皇帝這個天下第一大饞蟲會不流涎三尺?如今,我們這些平頭百姓也可大快朵頤了。嘿,誰敢說南京人是“大蘿卜”呢?南京人享用蘆蒿則是花樣百出,比皇帝高明多去了:或洗凈涼拌,或清油炒食,或以香干拌之,或以肉絲炒之,或葷素混炒之,或取數(shù)十小段,漂浮在油膩的葷湯上,可謂色美味香!
此刻,你能說它平淡無奇嗎?
我曾納悶:南京人為何酷喜蘆蒿?菜場里那些老頭老太曾如數(shù)家珍告訴我,從此我對蘆蒿竟情有獨鐘了!原來,蘆蒿可平抑肝火,可治胃氣虛弱,還可治浮腫及河豚中毒等病癥,也有預(yù)防芽病、喉病和便秘等功效。根莖含淀粉量高,可為肌體提供熱量能源,可起保護頭腦的作用,可充當(dāng)肝臟貯備肝糖而起解毒的作用。怪不得激起古代文人墨客的詩興:“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庇钟校骸笆V蒿香脆蘆芽短,爛煮河豚。”將蘆蒿與河豚相媲美,可見蘆蒿的身價之不一般!這風(fēng)味獨特、營養(yǎng)豐富、保健性強的蘆蒿,實在是一種不可多覓的無污染的綠色食品!
是的,許多貌不驚人的事物,卻往往內(nèi)涵著豐富的價值。
但是,培植這“其貌不揚”的蘆蒿絕非易事。蘆蒿生長環(huán)境是很挑剔的。
它雖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但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為宜。它適宜溫度范圍廣泛,雖然喜充足的陽光,但日照又不能太充足,因為在強光下嫩莖易老化。它雖然性喜冷涼濕潤氣候,但卻不耐干旱。
長江心的八卦洲得天獨厚,才是蘆蒿生長的樂園。當(dāng)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的時候,蘆蒿就鋪天蓋地萌發(fā)了,爆芽,抽葉,蓬蓬勃勃,郁郁蔥蔥。到了暮春,蘆蒿就迫不及待地瘋長起來,擠擠挨挨,密難插針,眨眼間就到了生長高峰期。
瞧,春天可是特別青睞金陵古城噢!你等著吧,一陣春風(fēng)春雨過后,一夜之間,菜場里每個攤位無一例外地擺出了一捆一捆的鮮綠欲滴的蘆蒿,每家餐桌上無一例外地端上烹飪蘆蒿的美食。一時間,大街小巷滿眼是鮮鮮綠綠,那特異的迷人芳香,一勁兒地鉆勁你的肺腑。哦,正是:小樓一夜聽風(fēng)雨,深巷明朝蘆蒿香。
碧如翡翠的蘆蒿,你就是春天里的一首綠色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