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紅巖》有感作文(2篇)
讀《紅巖》有感作文(1)
《紅巖》長篇小說,重慶作家羅廣斌、楊益言著,中國青年出版社1961年出版。
《紅巖》是一部中國軍事文學名著。它描寫了眾多革命英雄:成崗臨危不懼,視死如歸;許云峰英勇斗敵,舍己為人;受盡酷刑,堅貞不屈;劉思揚出身豪門卻投身革命;渣滓洞難友團結奮斗,敵人喪膽;白公館志士奮勇突圍,迎來黎明……所有這一切展現(xiàn)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讓恩激動、崇敬、悲憤、感嘆的畫面。
紅巖精神是革命烈士對共產主義信念執(zhí)著追求的高度概括;紅巖精神:是革命先烈堅持真理,改造社會的人生偉大實踐;紅巖精神:是革命先輩為國家為人民無私奉獻的真實寫照;紅巖精神:是改革開放發(fā)展建設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精神支柱。紅巖精神永存!
《紅巖》反映的是全國解放前夕光明與黑暗的一場特殊搏斗。小說所描寫的事情發(fā)生在1948年底到1949年之間。從全國范圍來說,中國人民的解放斗爭取得了輝煌的勝利,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但是,從故事發(fā)生地點重慶來說,當時這座山城還被國民黨反動派所盤踞。他們設置秘密監(jiān)獄,瘋狂逮捕、監(jiān)禁、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特別是在中美合作所,包括渣滓洞和白公館這些人間地獄里,黑暗勢力正以百倍的瘋狂殘酷地迫害著每一個革命者。這就是說,從全局來看,革命力量處于優(yōu)勢;而從局部來看,革命力量還處于劣勢。這在小說里形成巨大的反差。每一個革命者都面臨著生與死的考驗,隨時都可能被敵人殺害。小說正是在這樣的特殊環(huán)境里,充分表現(xiàn)了共產黨人崇高的革命獻身精神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我們是天生的叛逆者,我們要把這顛倒的乾坤扭轉!我們要把這不合理的一切打翻!今天,我們坐牢了,坐牢又有什么稀罕?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難,我們愿——愿把這牢底坐穿!”這是《紅巖》里面的一首詩,全書都透著詩中所述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這種語言深深得吸引住了我。
《紅巖》給予我很多啟示,至少,它教會了我如何去做一個中國人,如何去愛自己的祖國,如何去發(fā)揚“紅巖”精神。無數(shù)的革命者犧牲了,但是我們并沒有忘記他們。因為我們明白無論在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我們心中惟有兩個字——祖國!今天,先烈們把革命的火種交給了我們年輕一代,我們會接過火種,用“紅巖”精神點燃它,使它發(fā)出耀眼的光芒。并把這燃燒的火炬?zhèn)飨氯,永遠的傳下去!
讀《紅巖》有感作文(2)
黃石中山小學六年級九班洪靜閩
我現(xiàn)在正在讀一篇小說《紅巖》,雖然只讀到了一半,但內容大至了解了!都t巖》中的革命烈士都是英雄。他們就算死也不會對國民黨泄露半句共產黨的機密。而且在渣滓洞和白公館里被關的所有烈士們,都是被敵人嚴刑拷打過的,非常的痛苦。但是。他們的意志并沒有動搖,始終向著正義的一邊。
想起《紅巖》中的,我真是萬分激動。在渣滓洞集中營的時候,為了保為黨的機密,忍受了多少摧殘,日夜拷問的次數(shù),已經無從計算了。想起的手指上插著一根又一根竹簽,真令人慘不忍睹。十指連心,可想而知是忍受了多么大的痛苦,但她還是沒有泄露半句機密。為了人民的幸福與自由,她愿意忍受這么大的痛苦,她的那種“先天下之憂而憂”的頑強精神,使人佩服。
重新回想那一個個熟悉的人物:英勇斗敵的許云峰、堅貞不屈的、視死如歸的成崗……他們都是為了新中國的解放,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革命烈士的奉獻精神,打動了我的心。
我們生活在和平時代的人們來說,生活在紅旗下,生活在幸福里,根本就沒有吃過像那些革命烈士一樣的苦。我們現(xiàn)在有時暢談人生和理想,往往卻不知道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價值。我們過著幸福生活的同時,再來想想曾經被關押在渣滓洞和白公館的革命烈士們,他們吃的是發(fā)霉的米飯,喝的是污水,承受嚴刑拷打。和他們比起來我們是多么渺小,是多么微不足道。
生活中的我,是一個膽小的人。比如,我不敢觸碰任何和電有關的東西,害怕被電觸到。然而當我看了《紅巖》之后,看到他們的那些事跡后,我的勇氣變大了,變得勇敢了,才去正確地觸碰和電有關的東西。
新中國的成立是革命烈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現(xiàn)在可以做的事就是以他們?yōu)榘駱,從小刻苦學習,長大為祖國的建設做貢獻。
指導老師戴思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