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讀后感
真的記不起來上一次讀書讓我如此的淚眼婆娑是什么時候了……
真的記不起來上一次完整的讀完一本青春小說是什么時候了……
真的記不起來上一次那么有毅力去讀完一本書是什么時候了……
只記得當年看過《狼的誘惑》;
只記得當年看過《泡沫之夏》還被翻拍成了連續(xù);
只記得當年看過《島》系列六——澤塔澤塔我永遠記得這本書;
這本極力描寫畢業(yè)場景的書,瘋狂的背后那那抹刺心的傷痛。當年只有初中二年級的我又哭了……
只記得到了高中看過小四寫的《悲傷逆流成河》,還依然買了幾次《島》系列,買過《新概念作文》……
但是真的到了大學以來,我發(fā)現我已經不再那么的青春了,慢慢的我變老了。
第一次接觸到《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應該也是在校內上,是通過有些分享,分享說這本書要被翻拍。然后我莫名奇妙的就對她有興趣了,或許就像九把刀說的那樣,喜歡就是喜歡,就是一種感覺。
懷揣著一種回憶,些許憂愁,下載了電子書,放到手機里,一頁一頁的看。
好多事,真的似曾相識。
一起走回家的路永遠是那么長,垂下的手,卻總是放不到一起,總是擔心被人看見,生怕連這一點小歡喜都找不到歸宿。
早晨早早的起來,往自己喜歡的地方溜一圈,心中總是期待不期而遇的巧合,或許,那是一種習慣。
拼了命的?幔戳嗣膱猿,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有奇跡”,但是結果總是那么的不盡如人意,或者按照現在的話說就是悲劇吧。
我能回憶起所有的從小學到如今的往事,大多數人我都能清晰的記得,你們在我的生命了留下的印記。好的,壞的,喜悅的,傷感的……
那種無私無悔的付出,真的有多堅毅,相信經歷過的人都會知道。守著再堅持那么一天,結果就會不同的信念。默默的付出,直到,徹底從對方的世界消失,痛哭,然后釋懷。
真的經歷過好多事,感謝在小學里那群同學們一起分享的經歷,無論是打架的,拔河輸掉后不甘的,摘下校門口的一串紅分給大家吃得,用塑料袋抓蜜蜂的,上樂理課氣的老師離開的,美麗的張老師音樂課教我們的口風琴,還是數學老師會在本子上貼上耀眼的五角星,還是在教學樓的底下偷偷抱了你,或者是在班級里偷偷喜歡別人,又偷偷被人喜歡,大家互相譏諷,抑或是“幫忙”……
感謝在初中里大家一起歡樂,無憂無慮的時光,一起打架,一起被罵,一起騎自行車,一起打羽毛球,一起追女生,一起討論怎樣更受到關注,一起小肉攤吃烤肉,一起在小區(qū)里亂晃蕩,等著某個從樓梯上下來的人一起上學,一起下課后在操場上打著我們所謂的籃球,在體育室里曾經拿出過多少籃球,一個又一個的周末到學校來練習管樂,總不忘打打球消遣一下,你們的身影一直在我的腦海之中……
到了高中有一種無形的壓力,重點高中的同學們,都是那么的愛學習,但是和你們在一起的三年里依然是那么的歡樂。一起運動會,大家為班級奉獻自己的力量,合唱比賽大家不辭辛苦的排練,籃球比賽的拼命,通宵晚會上各種吃各種晚,當然少不了煙火的陪伴,12班,一個永遠的名字,一個被稱為“科技特色班”的班級,我們曾有過那么的共同經歷,還記得到憶塞羅最后把某人圍在中間的場景,還記得在班級中自修到只剩兩個人的時候,還記得大家為了早飯,為了夜宵奔跑的樣子,還記得王力銘的一首首朗朗上口的歌曲,還記得在5樓天文臺和祁老師他們一起做機器人的場景,還記得中英夏令營第一次見到張陸念,龐佳,妞妞,周億清,第一次參加體育部活動,看見老大朱誼誠,遇見董鼎,和高二的學長們,第一次到學生會開會,遇見周琳研,遇見張妮,遇見曉梅,遇見喬碧琳,遇見蔡蔡,遇見好多好多牛掰的人。到寢室第一次遇見冰紅茶幫我套被子然后遲到的場景,第一次到教室就給程嘉楠管上了“老大”的稱號,第一次看見祥,覺得他是那么的不可接近,結識鳳是那么的高深莫測,那么的成熟,到了高三,第一次遇見死魚,發(fā)現是那么搞笑,那么可愛,火哥的單純,黃一興的樸實。你們都是我生命中不可磨滅的證據。
我們生命中,有那么多的遺憾,就像書中寫的那樣與李小華的分開,至最后他們的人生再也沒有交集,八年苦苦相追的沈佳義成為別人的新娘,這一些些的錯過,就成了永遠,書中的那一些些的小細節(jié),都讓我感動,或者是感同身受。直白的文字,總能讓人找到相似的地方。
曾經的你們,我一直記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