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代3》讀后感
林蕭。顧里。南湘。唐宛如。間溪。顧源。席城。neil。崇光。宮洺。顧準。衛(wèi)海。
這些名字,存活在書中,卻印刻出了這個時代。
當失去了學校和父母的庇護,我們踏上社會。我們磕磕碰碰地成長,雖然在多年后那會成為我們一筆可貴的財富,但在當時,誰也不會感到痛苦和迷茫?甚至只能躲在被窩里偷偷地哭泣,一覺醒來后又得進入高強度的工作,豎起全身的刺。
甚至可以想象,林蕭剛剛疲憊地又給了宮洺一杯咖啡,此時站在辦公大樓里,巨大的落地窗前,孤單地望著窗外的夜景。一輛輛的汽車飛速劃過,將上海切割得棱角分明。東方明珠作為上海標志性的建筑,在黑夜里光芒萬丈。整座城市是個不夜城,霓虹璀璨,星光熠熠。但它卻彷佛可以隨時張開血盆大口,將無數人吞進去。
人為什么非要長大呢?成長,一點也不好玩。當曾經要好的姐妹互相傷害,當曾經的情侶一個個漸行漸遠,當neil說出一句“iamnothappyanymore.”后離開上海……這個故事疼痛無比。
也許對大多數讀者來說,小說里最討人喜歡的并不是女一號林蕭,而是顧里。用郭敬明原話來說:她是顧里,她冷漠,理智,有自己明確的準則,嫉惡如仇也尖酸刻薄,但是她視友誼為珍寶。她一張開嘴,便露出兇狠的獠牙,上面還滴著毒液。但是所有的人都愛著顧里。也許是因為她每次毒舌時帶來的笑點,也許是羨慕她的堅強和強大的氣場,也許是因為她每年都可以過一個血肉橫飛的生日。
但是在小說最后,我認為顧里是受傷最多的一個。
姐妹們幾乎遠離了她,她的房子漸漸人去樓空,唯獨只剩下最后一個林蕭。她發(fā)短信邀請大家來聚餐,還得小心翼翼,等到最后一刻只有林蕭出現,顧里才微微釋然。她一直都披著一張堅強的皮,但那張皮下她比誰都軟弱,她比誰都怕孤獨,怕被背叛。上帝卻一件又一件剝奪著她的一切,抽空她的靈魂,撕裂她的身體,卻殘熱地遞給她一顆炸彈——癌癥。在手術室前,她坐在凳上恐懼地發(fā)抖,也未等到正在生病的林蕭。術后出來,她死死扣住姐妹們的手,模模糊糊地說“你們不要走”。其實她外表強硬,內里脆弱。
她就是顧里,即使她再毒舌,噴出再多的毒液,也可以賺來所有人的愛、心疼與追捧。她永遠是獨一無二的顧里,她是永遠的女王。
小說直到最后一章,仍將虐點推到最高,在尾聲里,一切欣欣向榮地發(fā)展。但不到最后一頁,永遠也猜不透命運帶來的那可笑的結局。命運是不可抗力。
這是殘忍的時代,這是荒涼的時代。這是發(fā)展的時代,這是落后的時代。這是他們的時代,也是我們的時代。
親愛的上帝,如果可以,請讓我參加一次顧里的生日宴會。把所有人聚集起來,把所有骯臟破爛的秘密拋出來,在餐桌上炸得個血肉橫飛,讓所有人痛苦萬分。但我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到2019年11月15日,他們已經在上海那場沖天大火中喪生兩年了。
兩年了,又有多少愛恨情仇在人間一幕幕上演著?
也許生命中所有的起承轉合都該化為《小時代3.0刺金時代》開篇的序言——
愿人們的愛恨,為你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