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絮語
“吾嘗終日而思矣”,天天上班下班,日日做飯吃飯,工作了休息,休息了還工作,真的是忙忙碌碌,碌碌而又無為呀。吾嘗終日而感嘆,生活猶如一潭死水,無風(fēng)無浪,平平淡淡;日子好似復(fù)印的一般,機械單調(diào),重復(fù)呆板。
歲月悠悠,生命短暫,我總有一種時光的流里缺少些漣漪、缺少些波瀾的感覺。有人常說平平淡淡才是真,生活之海是由點點滴滴的涓涓細流匯聚而成的?烧驹凇昂!边叄鎸ζ狡降纳,我不禁要問,“真”字又在哪里?難怪連大詩人陶淵明也說“欲辯已忘言”了。
每天都有花開,每夜都有狗叫。用心去聆聽花開的聲音,一種力量就會在胸中油然而生;用腦去思考狗叫的真意,一種情愫就會洋溢在幸福的臉龐。不知不覺中,終日感嘆中,我生活的小城,路通開了,街變寬了,燈也亮了。
忽然有一天,我猛然間發(fā)現(xiàn)在我經(jīng)常散步的路邊,不遠處高壓線路的鐵塔頂端,竟然有幾個大大的鳥窩,格外醒目。看來,我們生活周圍的一切都在變,不變的卻是我們生活的慣性和思考的方式。
。ㄒ唬┰录净ㄩ_
小區(qū)門前的幾株月季花開了。一朵一朵,鮮紅鮮紅,絕世驚艷。從小區(qū)出來的人都說漂亮,從外面進來的人都說好看。
記得這里最初曾是一堆垃圾,是建筑工程剩下的廢料。碎磚、石子、沙子、水泥,鋼筋的斷頭和廢棄的塑料。建筑隊走后,只找了一個鄉(xiāng)鎮(zhèn)原打包廠下崗的廠長臨時看門。吃喝玩樂,不少收費,引起了業(yè)主的不滿。
不久,一位出身于書香門第、愛寫愛畫、年近七旬的老人擔(dān)負起守門的任務(wù)。老人愛干凈,是他用三輪車清理了垃圾,用碎磚砌成了道牙,整理了花壇并種上了幾株月季。
起初,沒有誰在意。隨著天氣的炎熱,午休過后或晚飯之前,人們總喜歡到大門口納涼、聊天,我自然也是如此。
花花世界,不瞞您說,我真是所知甚少。出于職業(yè)的的認知,我喜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蓮花,也喜歡“寧可枝頭抱香死,不隨落葉舞西風(fēng)”的菊花;我曾鐘情于“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梅花,當(dāng)然,我也和眾人一樣,欣賞“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的場面。
我不是那種“取次花叢懶回顧”的達觀之人,也沒有“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閱盡長安花”的雄心與情懷!叭嗣娌恢翁幦ィ一ㄒ琅f笑春風(fēng)”令我悵然,“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讓我憧憬。世俗之人也有自己的理想和快樂。
這月季花開,我弄不清它是論月還是論季,卻總見它開開落落,無斷有續(xù),將美艷演繹成長久的絢麗。人們常說“花無百日紅,人無再少年”,好像大美都不長久,絕艷只存于絕域。記得蘇東坡有一首《海棠》詩:東風(fēng)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zhuǎn)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為了能一覽海棠花的美艷,詩人竟然達到了深夜不睡、點燃高燭獵奇的的境界。
是的,美麗出于剎那。彩虹當(dāng)空,必在風(fēng)雨之后;“曇花一現(xiàn)”也須深夜凌晨。為了追求美,人們從來都不吝惜力氣、頭腦乃至生命;蛟S是長久易見,或許是見多情亂,長久的便不覺珍惜,見多了便隨意放棄。其實道理總是兩面,再長久也有失去,再多也會變少。月季花開,如約的美麗,讓我們首先懂得什么才叫真正的生活——永久美麗。
出于對月季衷心的熱愛,我有了進一步認知的欲望。上網(wǎng)百科,月季乃薔薇類植物,常綠或半常綠低矮灌木,莖有刺,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四季花開,人稱“月月紅”或“花中皇后”;ù笮,有香氣,廣泛用于園藝栽培和切花。
月季花適應(yīng)性強,耐寒耐旱。它和玫瑰薔薇被稱為“三杰”。它花色品種多樣,具有食用、藥用、觀賞、綠化、環(huán)保等價值,以“優(yōu)雅,純潔,高貴,美麗”的象征為世人所喜愛,被公眾評為“中國十大名花”。
我們常說,名花有主。開個玩笑,眼前這花色誘人、美麗無比的幾株月季還真應(yīng)該屬于那勤勞善良、和藹可親的老者。愛人從愛花開始。在欣賞這漂亮好看的月季花時,在享受勞動給我們帶來的快樂時,最起碼應(yīng)該知道美從何來,樂從何來。
。ǘ┥钜谷
接連幾天夜里,小區(qū)門口總是不時傳來狗的尖叫聲,這讓悶熱的天氣里原本煩躁的人們更加難以安眠。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又引來一兩只蚊子。嗡嗡嚶嚶,哼哼停停,赤膊上陣,終難取勝,索性到門口看看。
門口大燈一直亮著,看門的老頭還沒有睡。那只狗就蜷縮在門西邊的角落里,見我走來,猛然立起,叫得更歡?撮T的老頭試圖控制它,可大聲的呵斥狗根本不聽,我示意不用理它。世上的事有時還真奇怪,你越是惹它,它越兇;你不理它,它倒殺氣了。狗更是這樣。
待狗聲漸希,老者給我講起了這條狗的來歷。老人說,這是一條喪家犬,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流浪狗。是他在上周的一個傍晚送垃圾時發(fā)現(xiàn)的。當(dāng)時這條狗一瘸一拐地跟著,老人也沒太在意;可兩個來回,等到老人把所有的垃圾都拉完了,它卻一瘸一拐的跟了回來。老人洗洗手,要吃飯了,它還不走,就趴伏在老人身邊。老人看它一身雜毛,臟兮兮的;一條腿拖著,一副可憐巴巴樣子,斷定它是一只喪家犬,心生憐意,才下決心收留它。
一周來,它與老人同吃同住,除了那條腿跑起來還一掂一擺之外,已經(jīng)恢復(fù)了元氣。老人說只是這狗脾氣挺大,不能有一點響動。或許是跟院里人還不熟習(xí),幾天來一直在叫,連我的話也不聽,過段時間就好了。只是打擾了大家休息,真是不好意思。
提起喪家犬,我倒想起中學(xué)時曾經(jīng)學(xué)過的魯迅先生的一篇雜文,好像叫做《“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那是一篇罵梁實秋的文章。記得當(dāng)時,梁實秋何人,不甚了了;為何要罵,不甚了了。只知道魯迅是偉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學(xué)家,是絕好的一個人;只知道魯迅先生的文章確實寫得好,邏輯之嚴密,語言之犀利,令人嘆為觀止;至于梁實秋是誰,做了什么事,根本不關(guān)心,也不必關(guān)心。因為被革命家罵過的人一定不會是好人,這種邏輯我們還是有的。
可到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時代的發(fā)展,我才慢慢地知道了梁實秋是現(xiàn)代著名的翻譯家散文家學(xué)者和文藝批評家,他的創(chuàng)作成就和理論建樹是卓越的非凡的,其影響是深遠的。每當(dāng)讀他的散文小品《雅舍》時,總有一種寧靜舒適的感覺。生活在現(xiàn)代城市里人們,有誰不懷戀狗吠深巷雞鳴桑樹的田園風(fēng)光?磥頍o論是狗性還是人性也都在變。
狗是人類最先飼養(yǎng)的動物,是所謂的“馬牛羊豬雞狗”六畜之一。按說狗的聽覺和嗅覺都極為靈敏,辨識力超凡,絕對不宜走失;況且“雞司晨,狗護院”,狗又是人們忠實的朋友,可為何會有那么多狗成為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呢?這其中固然有一些狗是因為做錯事得罪了主人被攆出外,也有因丑陋或受傷遭主人嫌棄的。我不明白,忠于人類的狗,為何常常被人們拿來取笑或諷刺。
在日常生活中,大凡與狗相關(guān)的詞語,除了“狗不嫌家貧”之外,幾乎沒有一個是好意思的。什么狗急跳墻,狗仗人勢,狗頭軍師,狗皮膏藥,狗彘不如,狗血噴頭,狗尾續(xù)貂,狼心狗肺等;還有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眼看人低,狗拿耗子,狗咬呂洞賓,肉包子砸狗,狗改不了吃屎,掛羊頭賣狗肉,生成的狗肉上不了筵席等等。一口氣我就能說出好多。狗在人們的眼中好像一無是處?勺屑毾胂,這些熟語,清一色是說的人,沒有哪一個真的是與狗有關(guān)。
“喪家犬”作為成語,確有來處。語出《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為了布道,周游列國。有一天來到鄭國,與弟子們走失,獨自站在城東門。有鄭人對孔子徒弟子貢說:東門邊有個人,他的前額像堯,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部像子產(chǎn),不過自腰部以下和大禹差三寸,看他勞累的樣子,就像一條“喪家之狗”。
子貢把這段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孔子?鬃雍芴谷坏匦χf:“把我的外表說成這樣,實在是夸過頭了。不過說我像條無家可歸的狗,確實是這樣!確實是這樣!”圣人不愧圣人,落魄到如此地步,還竟然表現(xiàn)得如此樂觀。這累累如喪家之犬,不僅令人憐愛,更讓人肅然起敬。
看著眼前這條業(yè)已找到歸處的流浪狗,想想梁實秋先生的前生今世,再想想兩千多年前風(fēng)塵仆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孔子,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自已。人難道不能有些寬容心、遇事多從對方想想嗎?有些時候,喪家并不可怕,怕的是失去永恒的追求和對世界的大愛。喪家犬,我對你不僅是同情,還懷有深深地敬意。想到此,煩躁的情緒早已無影無蹤。辭別老人,回家一夢,睡到了天亮。
。ㄈ┯忠婙B窩
每天傍晚散步,幾個人結(jié)伴而行,路線早已諳熟。出小區(qū)大門正東,穿過一座小橋,轉(zhuǎn)彎走上大道,一直向北,到新建的縣中醫(yī)院對面西折,沿工業(yè)五路直走到與三環(huán)交叉路口。一個來回也就是十里左右,耗時六七十分鐘。三四人或五六人,雖然年齡職業(yè)性格愛好各有不同,但總能找到共同的話題。說說笑笑,很是輕松自在。
我所居住的小城,這些年城區(qū)建設(shè)發(fā)展很快。路通了,燈亮了,一幢幢小樓建起來了。路邊的綠化樹,不幾年長得郁郁蔥蔥、枝繁葉茂。走著走著,不難發(fā)現(xiàn),在這些樹背后的不遠處,高高地聳立著一架高壓線路。而就在這些間隔不遠的鐵制的塔架頂端,幾乎都有一個大大的鳥窩。令人奇怪的是,有些鳥窩還占據(jù)兩層,好像一幢幢小樓似的。
雖然從未見過宿鳥的情景,但路過的人們無不驚嘆鳥類的勇敢和高明。高壓始終是一個危險的區(qū)域,鳥們以生命做賭注,把自己的家建在那里,是多么的勇敢,又是多么的富有智慧;可仔細一想,現(xiàn)在都什么年代了,這高高的鳥窩又有誰會輕易的打擾呢?
相信誰都明白,鳥窩就是鳥的家啊。對于家來講,安全寧靜不正是第一需要嗎?可事情總是對立統(tǒng)一的兩面。不安全的高壓區(qū)域?qū)τ邙B卻是安全的,沒有了人類的驚擾和惡意的侵襲;這看似高明的選擇卻又愚不可及,鳥兒們哪里知道,現(xiàn)在的孩子沒有誰再會對掏鳥窩樂此不疲。
可想想當(dāng)年,處處綠蔭遍地,處處花香鳥語。沒有一塊土地沒有樹,沒有一片林子沒有鳥。有地就有樹,有樹就有鳥,有鳥就有鳥窩。無論地頭路邊,還是村莊田野,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鳥窩,隨處可見。那些年的孩子,放學(xué)后天天奔跑在田野里,割草,玩耍。鳥是孩子們的朋友,也是孩子們的樂趣,掏鳥窩是那時孩子們的最有趣最美好的記憶。
再看看現(xiàn)在,高樓林立,霓虹閃爍。各方面的條件確實好多了,可孩子們卻沒有了去處,長時間躲在屋子里,或打電腦,或玩游戲,看看韓劇,拼拼刺激,毀了眼睛,喪了意志,壞了身體。
我也說不清是從什么時候起,樹變少了,鳥變少了;一時間,鳥窩好像從人間蒸發(fā)一樣,銷聲匿跡。我懷想“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畫面,卻再也沒有“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豪情了。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只是感傷王朝的興衰;而今,就連“尋常百姓家”,那身穿黑色禮服的燕子,也很少見到了,再不要說家家戶戶銜花啄泥筑成的無與倫比的梁間燕巢,更不要說燕語呢喃嚶嚶成韻的溫馨場景了。
人類沒有翅膀,卻總想翱翔于藍天,利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發(fā)明了飛機和飛船。但我不知道,當(dāng)人類征服了一切的時候,到低還有沒有夢想;我更不知道人類如果沒有了夢想,這個世界將會怎樣。
我最近一次見鳥窩,還是出差去洛陽。辦完事回來,車子悠閑地行駛在通往省城的高速公路上。時令正是秋末冬初,放眼望去,一片空闊。路兩邊稀疏的林帶,在夕陽的照射下,灰白而光亮。突然有一個熟悉的黑影從林際樹梢閃過,我問司機那是什么,司機說未看清。又有一個閃過,司機說是鳥窩。他說來回走這條路多了,也曾問過。我想說咱們停車看看,又有些不好意思,但對鳥窩的憧憬卻在,只是有些遺憾罷了。
2019年北京奧運會,是中國圓夢的日子。中華健兒在鳥巢里創(chuàng)造了歷史的輝煌,取得了獎牌總數(shù)和金牌雙第一的佳績,贏得了全世界的目光和贊譽。鳥巢是一個象征,一個溫暖熱情團結(jié)和諧的象征。中華民族這只鳳凰從此就要飛起來了。忘不了奧運期間的那些日日夜夜,愛國拼搏勝利激情狂歡始終鼓舞著人們,為建設(shè)美好幸福的家園而努力奮斗。如今,鳥巢已經(jīng)成為了北京的一個標(biāo)志,是中國構(gòu)建和諧社會、實現(xiàn)民族復(fù)興的偉大夢想的標(biāo)志。
每當(dāng)看到鳥窩,我都有一種莫名的沖動,有一種親近的感覺,總想走近它,撫摸它。眼前這高高的無法企及的搭建在冰涼鋼鐵支架上的鳥窩,何時能夠搬到綠枝碧葉間?何時能夠再見到鳥兒輕盈自由飛翔的身影?何時能夠再聽到婉轉(zhuǎn)悠揚的歌唱?過去的日子永遠不會再來,但我堅信美好的家園靠自己建造。讓鳥窩永駐人間!
我想:生活生活,就是要生要活,生出朝氣,活出光彩。四季花開,生活美麗,讓我們感受自然的恩賜;深夜犬吠,生命寶貴,讓我們聆聽歷史的回音;又見鳥窩,心懷溫馨,一切都會變得更加愜意、更富活力,只要我們時刻放出眼光,放開心態(tài),調(diào)整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