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蜂
我開始喜愛養(yǎng)蜂,倒不是因為蜂能產(chǎn)甜甜的蜜,也不是因為讀了楊朔的《荔枝蜜》,對有奉獻精神的蜂油然產(chǎn)生敬佩之情,而是感興趣于養(yǎng)蜂人天南海北地闖,一年四季追著春天,追著花朵,多么有意思呀!
記得那年,春暖花開,隊里倉庫場搬來了一個蜂場,蜂場有一個跟我同齡的知青。那時,沒有電視,沒有好看的書,除了出工就閑著沒事,便隔三岔五去蜂場與那知青聊天。他走過許多碼頭,見多識廣,聽他海北天南地聊,我禁不住神游起來——本來,我還未過足“大串連”的癮呢。在經(jīng)過幾個失眠之夜后,一個自以為周密的計劃產(chǎn)生了:買幾箱蜂,學點養(yǎng)蜂技術,將來投奔蜂場…
可是,一箱蜂在當時就值三,四十元,對于一個勞動日只值二、三角錢的我,不勝負擔。于是,我游說了幾個志趣相投的同學好友,終于湊足了夠買兩箱蜂的錢。
蜂買來了,可不免緊張起來。我愣愣地盯著它們,驚異于自己的冒進。雖然我曾從知青那里了解到一些養(yǎng)蜂知識,也親見過他的操作,但到底還是一竅不通呀……那些日子,我飯不香,黨不穩(wěn),到處打聽蜂場,到處搜集養(yǎng)蜂資料。說也怪,不養(yǎng)蜂很少見蜂場,一打聽,這里有那里有,一個全國性大蜂場竟離我家不過百里呢。而且,我很快與江西養(yǎng)蜂雜志聯(lián)系上了,我得感謝他們每期免費贈我一冊,紙張全是“臘臘”響的上等稻令紙。還聽說蜂享受一級“戰(zhàn)備物資”的待遇,火車托運,一路開綠燈呢!這時,我心里才踏實多了。
從此,隊里一放工,我不是擺弄那兩箱蜂,就是去附近蜂場請教師傅,夜里孜孜研讀養(yǎng)蜂雜志。幾個月下來,我也居然收獲了十許斤蜜。我把蜜全分給“投資者”,讓他們也高興高興。
最值得欣慰的,與蜂場接觸短短幾個月,卻使我對這小小的昆蟲產(chǎn)生了特殊的感情,我驚嘆這神秘、復雜的蜜蜂世界無異于人世。
我第一次知道,蜜蜂也分中國的外國的,中國蜂體型小,很勤勞,外國蜂不愿采的零星蜜,她樂意釆。蜂很會認路,飛出五、六里,照樣能飛回自家的巢,但很呆板,只要把蜂箱轉個方向,蜂就認不得家了。群蜂組織齊全,管理嚴密。蜂皇是群蜂之母,受眾蜂擁戴。工蜂是基本公民,內(nèi)務外勤,均由它們承擔。疲勞傷身,所以工蜂活不了三、四個月。雄蜂是群蜂的寄生蟲,只吃不做,游手好閑,往往是群蜂不安全因素,所以,養(yǎng)蜂人待蜂皇交配后就將它們誘殺。
蜜蜂采蜜釀蜜的過程原本那樣有趣,每到一地,群蜂派遣先遣部隊四處偵查蜜源,然后飛四蜂箱,通過各種舞蹈告之全體工蜂蜜源的方位、距離,于是,工蜂成群結隊,飛出飛進忙碌開了。它們將釆來的蜜儲存在六角形的巢里,由于蜜里滲有水份,便輪流有二只蜂背對著巢門,不斷地拍打翅膀,即當門衛(wèi),又使箱內(nèi)通風,加快水分蒸發(fā)。每儲滿一巢蜜,工蜂就分泄一種蠟將其密封,待越冬享用。不過,蜂容易滿足,如果儲備多了,釆蜜就懶散,但要是接二連三把蜜搖空,它們就失去了信心,干脆罷工,所以,養(yǎng)蜂人必須把握蜂的這一心理特點,采取適當?shù)恼叽胧?/p>
一箱蜂就是一個復雜的社會,有和平也有戰(zhàn)爭。一次,我請蜂場師傅幫我查蜂,他打開箱蓋一看,警告我,這群蜂正醞釀著一場可怕的戰(zhàn)爭,許多蜂已經(jīng)對老蜂皇不感興趣,在巢基上筑起了皇臺,正培育新蜂皇哩!我好奇地問:
“一旦戰(zhàn)爭爆發(fā),會是什么局面?”
“一般情況老蜂皇處于劣勢,她將被一批親信隨從護擁著出逃,這對養(yǎng)蜂人來說是最慘重的損失!彼f。
“那么有什么辦法制止呢?”我焦急地問。
“當然有。如果蜂確實不中用,應該將其淘汰,如果蜂皇已年富力強,那么及時將皇臺毀去,防患于未來!彼f,“一旦發(fā)生逃蜂,也不必緊張,半天一天里,它們是飛不遠的,只要拿個竹篇什么的,往里面灑些糖水,等團著的蜂散開吸糖水去了,蜂皇自顯,此刻,把蜂皇捉住,關進預先準備好的皇籠,再把皇籠插進巢里,這樣,逃蜂又歸你了……”
聽著這等有趣的事,我不禁超想小學歷史課上,老師講的那些封建王朝謀王篡位的故事來。!想不到這小小的蜜蜂還真像一個封建王國呢。
當然,我還知道了許多關于蜜蜂饒一下趣味的事情。比如,為了避免中國蜂與意大利蜂的沖突,當外界流蜜期即將結束,得把中國蜂和意大利蜂分開幾里;蕽{狀如糊精,味酸,營養(yǎng)極豐富,蜂皇吃蜂漿長大,所以她的壽命往往是工蜂的十多倍,難怪在國際市場上,皇漿金貴。據(jù)說蜂皇一生交配一次,交配方式還很講究科學呢:她飛出蜂箱,許多雄蜂尾隨,她飛呀飛,待絕大多數(shù)雄蜂體力不濟,或掉隊,或跌落在地時,便與一只最強健的雄蜂交配。雄蜂交配后即死,她卻飛飛爬爬,回蜂箱產(chǎn)她的籽,當她的女皇了……
終于,不幸的事發(fā)生了。昨晚,我還去小竹園照管過它們,可今天早晨發(fā)現(xiàn)它們不見了,到處尋找,也不見蹤影,我著實悲傷了好幾天。后來,隊里調(diào)我去學校教書,我也只好將養(yǎng)蜂的事擱置一邊。盡管我沒有實現(xiàn)養(yǎng)蜂的初衷,沒能借蜂的光到處飛,但我確實喜愛上了蜂。每當花開時節(jié),我總要去門前菜園里欣賞蜜蜂辛勤的勞作,聆聽它們“嗡嗡”的歌唱,甚至我會背著兒子,放生那些被他囚禁在火柴盒里的小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