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去的聲音
從層層疊疊的題海中抬起酸澀的眼,迷茫地看著試卷高高的山峰,耳畔仿佛傳來一聲古老悠長的感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是他,一位從歷史的塵埃中走來的老人,蘊含著無限智慧與博大胸懷的孔子,用自己的話語激勵著我。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他寬厚的嗓音在我耳畔環(huán)繞,學習過后時常地復習它,不也很愉快嗎?這使我想到了以前學習新課的時候,放學回家寫完作業(yè)后總是復習當天學過的知識,看著那些幾天前還迷迷糊糊一竅不通的公式定理一瞬間變得簡單明了,心中踴躍出一種興奮自豪的快樂,還真是“不亦說乎”!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彼林氐纳ひ粼诳諝庵袛U散,溫習學過的知識,進而懂得新的知識有新的理解和感悟,這樣的人就可以做老師了。只有復習學過的知識,仔細閱讀與思考,才可能把書讀薄,就像魯迅在狂人日記中寫的那樣,仔細看了一夜,才發(fā)現(xiàn)在滿篇仁義道德的背后,都是血淋淋的“吃人”。這就是新領會。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他充滿智慧的嗓音在腦海中回蕩。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智慧。這是一種坦誠,實事求是的治學態(tài)度。學無止境,每個人都會有不知道的事情,這不是一種丟面子的事,連孔老夫子在兩小兒辯日中也不能分清誰對誰錯,何況我們這么貧乏的知識就更會有不懂的地方了!但比坦然面對自己的弱項更重要的,是保持“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钡男膽B(tài),當自己有不懂的問題,要虛心求教,誠懇謙遜,不因?qū)Ψ绞欠裰R淺薄而驕蠻無禮。這即是求知的態(tài)度,更是對人的最基本尊重。
“孺子可教也!蔽以俅温牭降氖切牢康恼Z氣。緩過神來,萬籟俱寂,眼前還是高高的山峰,但孔子的話語仍記憶猶新,也許那塵封的老人已經(jīng)來過,遠去的聲音正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少年,他們的眼中和我一樣,不再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