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荷香
我對于荷花最初的記憶,都是在天真無邪的童年時代。在榆邑東麗,有口五龍池,清水潺潺,甘甜無比。池旁有荷塘百畝。明嘉靖進士褚鈇曾作詩誦之:“閑來訪勝出城東,爭道源池景不窮。十里芙蓉香馥馥,一灣湯沐暖融融。葉浮圓蓋琉璃碧,華豎長籍錦繡紅。他日致君堯舜攜,月月此地吸荷筒”。極力贊頌此美景。這就是盛名的榆邑八景之一:源池荷花。
盛夏時節(jié),滿塘的花紅葉碧,滿塘的碧綠揮灑,滿塘的紅荷婷婷。風(fēng)從清涼的水面上吹過來,輕撫著全身,朦朧之中似乎是駕著荷葉編織的小舟,在水面上漂浮,涼茵茵的感覺即便是盛夏酷暑也不覺得熱。那篇最著名的【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焙桑ㄖ诱咭。荷之愛,同予者何人?不論是在遼闊的湖水中,還是房前屋后、大小不一的水塘里,都可以看到她嬌美的身影。荷生長在最平凡的民間,不亢不卑,遵循著自然的腳步,萌生、開花、結(jié)實,貼近著滋養(yǎng)著最卑微的生命,無怨無悔!荷不僅優(yōu)雅,潔白,細膩。更顯示一種高貴,不染。那幽幽花香,它不濃郁,卻長遠。它是汨汨的,不知從那來,也不知去何方,只是一個勁的向人們沁來。
清清荷塘邊人微醉,千嬌流,百媚淌,亦粉亦素爭艷碧波上。魚兒水下游,花蜒落花間。向來心羨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它的風(fēng)姿不輸梅紅傲雪,青竹碧綠,牡丹富貴,薔薇嬌鮮,水仙淡雅,菊花凌霜,月季多姿,杜鵑蒸霞,桂花飄香。荷花是夏季池塘中的仙子,它的荷葉前后交錯,顧盼掩映。像亭亭玉立舞女的裙,像剛出浴的美人在傳統(tǒng)文化中被譽為出污泥而不染,象征著廉潔的潔身自好,藕寓意為藕斷絲連和思念情偶,并蒂蓮為恩愛夫妻。荷花一年四季各具風(fēng)韻:春有凝翠、夏有嬌艷、秋有厚重、冬有凄美.一歲一枯榮的只是荷的枝葉,永遠不死的是荷的精神。
我喜荷,贊荷,嘆荷。喜荷紅,白,碧各色多姿。贊荷品格高上,意寓深刻。嘆荷,花能百日紅?月無幾多明。
現(xiàn)而今,榆邑八景之一:原池荷花以然不存。人類如果不能善待自然,如此美景還會逝去。難道我們讓后代只能在文章里領(lǐng)略勝景?讓他們?nèi)绾慰创覀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