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書香
驀然回首,內(nèi)心深處的懷念,再也無法摸去塵封日夜的夢囈。點點滴滴的疏狂放縱都付作了青春的贊歌,在日后連綿不盡的坎坷中加以緬懷,反復沉吟。
那淡淡的油墨味已經(jīng)很久了,一方面是由于這幾年書的價格不斷上漲,更主要的還是由于這幾年的疏懶,以往買回的那些書還躺在書柜里睡覺呢,何必再花錢買新書;叵氘敵踝约嘿I書的狂熱,用去了多少有限的工資?書中的內(nèi)容沒有被復制到自己的記憶中,沒有被發(fā)酵醞釀成營養(yǎng)大腦的知識養(yǎng)料。到如今,兩鬢如霜,胸中依舊還是那不濃不淡的半瓶墨水,真有些對不起買書花的那些錢和那些辛苦寫書的人。
書,曾經(jīng)是我日思夜想希望得到的東西。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我多么希望能有幾本好的書啊。然而,除了《毛主席語錄》《老三篇》和一部四卷本《毛澤東選集》外,再也沒有其他可以讀的東西了。于是,在跟著大人跳忠字舞,頌仰,觀看大字報,開會游行之后,只好用捉迷藏、打紙片子來打發(fā)那時的時光了。
上初中時,看到一本小說《金光大道》以及后來的《創(chuàng)業(yè)史》,在當時來說很流行。上了高中算是讀了幾本書,有《紅日》、《苦菜花》等。高中畢業(yè)后在家里讀了父親僅有的《四書五經(jīng)》和殘缺不全的《三國演義》、《東周列國志》這以前是不讓看的,還有幾本范文瀾的《中國通史簡編》
直到七九年參加工作,每月有了自己能夠支配的38元工資,除去食伙費還可以買幾本書,于是書店就成了星期天必去的地方。懷著喜悅的心情把一本本自己喜歡的書買回來,粗粗的翻看幾下后,想著以后有的是時間看,便放置一邊。這有點像古代的帝王,選了許多年輕美麗的宮女卻并不去寵幸,任由她們寂寞地在宮中消褪紅顏青春。每隔一段時間,將那些過時的和不再有閱讀價值或閱讀興趣的每本幾毛至幾元買的書,以幾毛錢一斤的價格處理掉,周而復始地重復這一過程而樂此不疲。相對于那有限的工資而言,大量的錢被浪費掉了。更大的浪費是時間和閑置在書中大量的有用知識沒有被利用。
現(xiàn)在的書每一本都有幾十萬字,我那些書的文字如果用古時的竹簡承載,大概也可以“汗牛充棟”了,然而我卻沒有“學富五車”,因為我從沒有真正認真地仔細讀過哪一本書。古人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可見好的書真正讀通幾本就大有益處。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杀氖侵挥械搅松倌旰诎l(fā)變成了滿頭清霜,才真正理解詩句的意義。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只有具備更多知識,掌握更多技能,才能對社會更為有用。不必怨沒當官,也不必怨沒發(fā)財和錢太少。打開書柜,重翻那尚新的一本本書,好像被打入冷宮多時的佳人,依舊風姿綽約光彩照人。那淡淡的書香依舊還在,書中的情感依舊波濤洶涌,書中的智慧火花依舊絢麗奪目,書中的景色依舊怡人。古人說的好;活到老,學到老。重溫書香,書香依舊。愿現(xiàn)在的青少年不再重復這一過程,好好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