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后余生的叛逆
我為什么用“劫后余生”這個詞呢?它的意思是:經歷災難之后幸存下來的人。我把叛逆看成是一個有短暫生命的“人”,它存在在每個年少時期,那樣的桀驁不馴。因為現(xiàn)在在我的內心里似乎有一種想叛逆的沖動,很奇怪應該是在該叛逆的時候才叛逆的吧。答案是這樣的,在我要叛逆的時候有一大群心地善良的好姐妹在我身邊讓我無法叛逆。呵呵,現(xiàn)在我該是有多感謝她們啊。因為有她們,我在那個容易叛逆的時候沒有過叛逆,所以叛逆期才有劫后余生了。但是在那段時間我并沒有把它歸為災難時期,而是美好時期。
16歲,我看見很多像我一樣大的人在叛逆,那時的我很不能理解他們?yōu)槭裁磿绱说牟活櫼磺谐蔀椤昂煤⒆印毖壑械摹皦暮⒆印。那些男生,他們在遇到困難或者摩擦的時候喜歡用拳頭來解決問題,不計后果。不過最后的結果就是會被老師在全校通報,記大過,然后被勒令要在家里教育一個月,才能回到學校繼續(xù)學習;有的人喜歡迷戀游戲廳,晚上爬墻出去上網(wǎng),快到天亮的時候他又爬墻回到學校了,白天老師在上課,他在睡覺,有時回來的時候被老師逮個正著,十分不幸他中獎了,榜上有名了;那時的我,很多次我站在學校的圍墻邊上看著圍墻那么那么高,上面有很多爬墻的腳印,但是我想過很多次他們是怎么爬上去然后翻墻而逃的?我站在下面沒有敢移動的勇氣,或者迅速離開很害怕老師會認為我是在爬墻的學生。
現(xiàn)在的我在想真想爬一次圍墻,我“壞孩子”一定是從爬墻開始的。有的女生喜歡的東西都是用搶的,明明是別人喜歡的人她就是要用搶,他就是喜歡用搶的。有多少次我們在走廊上聽著他們在訴說著哪個班的女生和哪個班的女生打架,只是因為一個男生。有多少次
圖片聽到說那兩個女生被叫到政教處寫檢討書,老師在苦口婆心的說著大道理;那時的我一定會嗤之以鼻,真不要臉,世界上沒有人了嗎?現(xiàn)在的我在想他們一定以為只有經過努力得到的東西得到才有意義吧。我聽到過一則通知好像是這樣一個宿舍的幾個女生晚上爬墻出去只是為了給好姐妹過個生日,那時的我是多么不理解僅僅是一個生日為什么要冒險才過呢?現(xiàn)在我想如果是我那一定會是我刻骨銘心的生日禮物吧。
然后很不幸的他們被老師抓到了,然后成為“好孩子”眼中的“壞孩子”,不對應該是說他們成了大部分人眼中的“壞孩子”,一下子父母被通知來到學校看看自己的孩子怎么會變成壞孩子,一下子村子里的人也知道了你是壞孩子,那么對于壞孩子會解釋這是怎么回事嗎?不會,16歲,他們還不習慣用解釋來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他們也不會去試著改變其他人對自己的看法。
你看,壞孩子多么容易當啊。就忽然明白其實要做一個壞孩子很容易,但是做一個好孩子需要很大的勇氣,在我們容易叛逆的那個時候很困難,需要足夠的勇氣。這就是我認識中的叛逆期該干的事情(或者是更多的,比如說抽煙、喝酒、在酒吧里混、曠課然后不知所蹤),又或者還有很多我不曾碰到過的叛逆的事情。在那些騷年,我覺得我們好像就是以一個老人的形象出現(xiàn)在他們的眼中,過早明白一些道理,在老師眼中是好孩子,在父母眼中是好孩子,而我們自己也一直認為我們是“好孩子”一直都認為老師說的關于“壞孩子”我們統(tǒng)統(tǒng)都沒有做。
在那些騷年,我們連收到的情書都通通的丟到垃圾桶里。能悉數(shù)數(shù)得出來的我們的叛逆最多就是在上課的時候偶爾看點漫畫,或者小本書籍,連玩手機曠課這種小事也沒有。又或者穿個拖鞋到教室,又或者偷偷的喜歡過某個男生(那些是不能讓任何人知道的事),但是始終沒有表白過就這么夭折了。以致現(xiàn)在的我才理解那些叛逆早就離我遠去了,遠的遙不可及。
現(xiàn)在剩下這點劫后余生的叛逆只能用來在紙上發(fā)發(fā)牢騷,在紙上發(fā)表者自己對自己的叛逆的不滿,那些叛逆都跑到哪里去了?剩下的這點劫后余生的叛逆只能發(fā)揮著一點作用就是感嘆如果還能回到叛逆期,那時的我們該如何選擇呢?僅僅只是忽然想到這個詞:“劫后余生的叛逆。”這個詞謹獻給還沒有叛逆過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