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至佳境
從初三開始,每天的第二個課間都要下去繞學(xué)校跑兩圈。
十一分鐘里面跑完兩圈,這就意味著一打鈴就要沖下去,而且在跑步的過程中速度要足夠快,也不能多次暫停休息。
我記得第一次跑完時大多數(shù)人都要虛脫了,一個個扶著樓梯的欄桿艱難地挪著步子爬上六樓,滿臉通紅嘴唇發(fā)白一身濕淋淋的汗,還要在途經(jīng)二三樓時接受初一新生投來的好奇又同情的目光。那感覺真是“美妙”到讓人不愿回想。后來逐漸地習(xí)慣了跑操這項常規(guī)的任務(wù),但每一次跑完之后還是筋疲力盡十分地難受。而且由于跑的過程中多次停留下來休息,幾乎沒有在十一分鐘內(nèi)跑完過。
大概學(xué)期過半的某天,在一本雜志里看見了一篇文章,是一位長跑愛好者寫的。印象很深的是里面有這樣一句話,大概意思是,當(dāng)你在十分疲累的時候咬著牙堅持下去,十多秒左右就會到達一個臨界點,那之后你會突然輕松許多,身體協(xié)調(diào)達到平衡。
輕松與平衡這兩個詞似乎從來就不與跑操相切合。
但是這句話卻被無意識地記在了腦海里。
在后來的一次跑操時想起了這句話,而那時雙腳已經(jīng)開始用不上勁兒了。冬日早晨凜冽的風(fēng)鉆進褲腳,讓正在向前邁動的腿變得冰冷而僵硬。呼吸中也逐漸染上了一絲腥氣,如同鐵銹一般的味道——是因為過于急促的呼吸。以往這個時候都會讓自己習(xí)慣性地停下來歇會兒。但腦子里一閃而過的念頭卻促使自己繼續(xù)向前。“十多秒左右就會到達平衡。”我在心里對自己默默地念道,半是嘗試半是認真地開始倒數(shù),“十五,十四,十三,十二……”
數(shù)到十秒的時候覺得自己都快要窒息了,事實上接下來的每一秒都更加艱難。十幾秒,說起卻來是那么的容易。
我開始嘗試著轉(zhuǎn)移自己的注意力。這一段路的天空很美,被密麻交錯的樹枝和綠葉切割成一小塊一小塊,隱隱約約地滲透進蔚藍的天棉絮般的云,還有微風(fēng)。
這樣想著便似乎不那么累了,倒數(shù)的五秒鐘在減輕了的疼痛中過掉了。
事實上我并不記得后來倒數(shù)到了第幾秒,但卻是真切地觸碰到了那個臨界點。似乎是突然一下卸去了腳上的壓力和重量,麻木僵硬的四肢逐漸涌上了一絲酥麻的暖流,緩慢地遍及全身,似乎接下來的路程只需依靠向前的慣性就能夠完成。
一切在剎那間變得愜意起來。
臨界點過后漸至佳境,那是身體與感官的平衡。這證實了那段話,的確如此。
但是在漸至佳境之前,那過程中的躁動與喧囂著的苦痛,是必須用堅持去抵擋去填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