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開始喜歡望向窗外。站在窗前,有時候望著天邊靜靜的發(fā)呆,有時候吹著微風默默享受,有時候聽著窗外雨簾癡癡回憶……
我不知道我對窗外的事物是怎樣的一種情愫,但我知道我向往窗外的世界,在我生命里的每一段時段——至少到目前為止是這樣。很小的時候,經常住在外婆家,那時候外婆家還在村頭大橋邊上,每晚都有車呼嘯而過,所以小小的我經常望著窗外的星星聽著外婆的故事入睡,夜幕低垂,看不清窗外的景色,只能在童年夢里幻想著窗外的一切美好。
長大了,進入小學,學校上課的鐘就在我們教室窗外的那棵大楊樹上,每次下課都有一個同學去敲響出對我們來說最幸福的聲音。依稀的記得,那時候的我們還想出壞主意,不想上課。但是,后來才漸漸明白,那看似簡單的幾點鐘聲,意味著全校師生的時間,再后來,當自己成為了那個敲鐘人的時候,每一分的時間,甚至是幾秒鐘的時間都會去計較。也許那是最初刻在腦海里的時間觀念吧。
時光如水,十四歲那年,獨自去外地讀書,一個月回家一次,也許是少年的叛逆,也許是對外面的好奇,又或許是“少年不識愁滋味”吧,反正那時,一個月也不感覺長,也不想家。學校里的老師都很和藹可親,所有生活的瑣事,學習的煩惱都可以向他們傾訴,他們的教誨與培養(yǎng)使我這一生都很受益,盡管過去這么多年,但我面對生活中所有的苦難、苦惱、挫折都以他們給予我的信念,堅強走過。
那段在窗前等待流淚,在窗外結束的感情,至少我們曾經擁有過,幸福過。我不去想在后來我們又在同一所學校遇到時的那種心情,意外?驚喜?悔恨?還是心酸?班級窗臺正對著你回家的路,也許那個決定就是錯誤,否則不至于敗在窗外,讓你流淚離開,而我只能在那個你回家方向的窗臺流淚等待。更不至于讓你轉學,從此分開。這個窗外,是對感情的向往。
高考,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高三苦逼的生活熬的很晚,那天我站在窗前,看著窗外的燈火,你不知何時來到身旁,我說“看看這萬家燈火,何時才能有屬于我們的一盞?”你笑著拍著我的肩說“很快,總會有的”,而我沒有做聲。那時的窗外,是對生活的迷茫,對未來的向往。
大學,懷揣著夢想和希望來到了大城市。閑暇的時候站立窗前,望著校園,匆匆的上課人流,恩愛的情侶組合……平靜,安逸,安樂和享受,我一直以為,只有這些詞才可以形容所謂的大學。站在高樓窗前,放眼望去,燈紅酒綠,車水馬龍,匆匆忙忙的人們都在為了什么?有多少人是在揮霍時光!直到有一天,我加入了這匆匆忙忙的隊伍,這個燈紅酒綠的夜,但,我不是在揮霍!望著這匆匆穿梭的人流,看著這日月往來如梭,看著窗前的倒影隨夕陽西下越拉越長,我知道,我還有夢去奮斗,這萬家燈火的闌珊需要用血汗去奮斗,我自知現在的我們無能為力,但我們懷揣夢想,有一顆偏執(zhí)的心。誰的生活沒有苦楚,但誰允許自己或家人,或兄弟,或愛的人受苦受累?沒有本錢我們要守護,有了本錢要呵護珍惜,不管是現在,亦或將來……大學的窗外是夢扎根開始泛濫的地方。
窗,總是要打開的,不是為別人,而是為自己。打開窗,你才能欣賞到外面的世界,才能觸動你內心的心弦,駐窗而立,你總能有所收獲,更重要的是,別人可以看到窗前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