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書香溢我心
書是一杯淡淡的香茗,使我們擺脫了浮華的塵世,變得清凈,平淡;書是一把小小的鑰匙,讓我們打開了閉鎖的心門,變得純粹,簡單;書是一座閃閃的燈塔,帶我們駛?cè)肓讼蛲牡钐,變得從容,豁達(dá)。一本本薄薄的書就這樣,被我們讀得很厚很厚,拋開了燈紅酒綠,逃離了榮辱得失,沒有商場的你爭我奪,沒有權(quán)利的爾虞我詐,我們只是在書的世界里暢游,尋找心靈的那一片凈土。
我從海倫凱勒的雙眼看到了屬于她的三天光明世界;我從奧斯特洛夫斯基的視角看到了鋼鐵般的意志如何練就;我從高爾基的信中看到了給予永遠(yuǎn)比得到快樂。
讀一部經(jīng)典,引多少兒女為之傾倒。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一部《紅樓夢》讓我們對賈府的景象有了勾勒,也讓我們對曹雪芹先生產(chǎn)生了無盡的仰慕。大觀園的悲歡離合,賈府的興衰,轉(zhuǎn)眼間,曾經(jīng)榮華富貴灰飛煙滅,只剩下,淪為階下囚的凄凄慘慘戚戚。起初的繁華,起初的悠然自得,起初的高官厚祿,到頭來,終究逃不了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命運(yùn)。那在賈府里叱咤風(fēng)云的王熙鳳,當(dāng)她在操辦秦可卿的喪事時,怎會料到自己會落得一張破草席裹尸的結(jié)局;含著金湯匙出生的賈寶玉,享盡了賈府極盛時期的榮華富貴,卻該不曾想自己會娶一個并不愛的姐姐,最終剃度出家,了卻紅塵過往;飽讀詩書,德才兼?zhèn)涞难氣O該是這部經(jīng)典中最悲慘的那個人,她本該找一個付得了她傲骨志氣的男子,可偏偏,嫁了一個永遠(yuǎn)不會愛她的男人,結(jié)果,只能被辜負(fù),只剩那一對紅燭,在風(fēng)中搖啊搖,催下美人淚;滿腹經(jīng)綸,才華橫溢卻體弱多病,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該是料到自己病故的結(jié)局,卻想不到長輩的意愿終是不可違抗,只得可憐,愛了,卻散了。一部《紅樓夢》,經(jīng)過了多少代人的頌讀,多少代人的追逐,如今,合上書頁,卻依舊能浮現(xiàn)驕陽似火的鼎盛,飄雪凄冷的衰敗,一股淡淡的憂傷襲來,想必是曹雪芹當(dāng)年的嘆息。這樣的轉(zhuǎn)折,該是無奈,該是惋惜,該是身不由己,只是曾經(jīng)熱鬧,歡樂的賈府,如今也只剩空空長廊,再也沒有詩歌,再也沒有笙簫,四周靜得好陌生。讀這樣一部經(jīng)典,將厚書讀薄,只剩下“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
讀一些哲理,令多少人心明幾凈。
讀,作者筆下的文字,滲透出那些字里行間的哲理。失敗是因為無數(shù)次的嘗試,嘗試是因為想要成功,所以我們都想成功。在《居里夫人和鐳》中,居里夫人曾說:“如果我知道為什么失敗,我就不會對失敗太在意了”。從小,我們就知道失敗是成功之母,可逐漸長大,我們卻越來越害怕失敗,越來越不愿意正視失敗,可越是這樣,失敗就越如洪水猛獸,試圖吞噬我們。我們會失敗,可我們很少會總結(jié)失敗的原因,我們只是在意一敗涂地帶給我們的自卑感和失落感。如果我們總結(jié)了失敗的原因,我們該不會這么在意失敗這個結(jié)果,而是珍視每一個過程與經(jīng)歷,因為光鮮亮麗的成功總是靠無數(shù)慘淡的失敗一層層堆疊起來的。
這個世界絢麗奪目,每一個瞬間都上演著精彩,而我們過于沉迷于她的奢華與喧囂。賈平凹先生曾在《丑石》中寫到“愿如丑石,耐得寂寞“。這個世界雖五彩斑斕,但當(dāng)繁華褪去,寂靜的世界卻讓人感到無所適從的孤獨(dú),人們說這是寂寞。我們在這紛擾的塵世中,太浮躁,浮躁得好像一睜眼就得與世界一起歡騰。何時才能在靜夜伴著一杯香茗,品讀先生筆下的丑石?終究,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華。
一點(diǎn)點(diǎn)的瑕疵總會讓我們渴望能夠做得更好,所以我們都追求完美。李黎在《缺憾》中這樣寫道“留些遺憾,以后才會想再來!蔽覀兌加悬c(diǎn)完美主義,我們都有自己的理想國,在那里,一切都是十全十美,因為從來我們都不知道什么是完美,于是我們就越強(qiáng)烈的渴望完美?墒,斷臂維納斯也不完美,可缺憾卻鑄就了她獨(dú)一無二的美。我們終會發(fā)現(xiàn),原來,缺憾本就是一種美。莫言老先生在書中這樣寫“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諱的就是個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圓滿了,馬上要虧厭;樹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馬上就要墜落。凡是總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月盈則虧,世上本無完美,留一點(diǎn)缺憾,倒會成為獨(dú)一無二的存在。給心留一片凈土,如溪水潺潺流過,淺淺滌蕩。
讀一種浪漫,令無數(shù)兒女心生向往。
書中,我們讀到“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的委婉哀傷;讀到“山無棱,江水為竭,冬雷陣陣,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凄美決絕;讀到“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的堅定坦誠。書中,我們看到林徽因用一生的時間來回答梁思成,“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書中,我們也看到張愛玲的溫柔,“喜歡一個人,會卑微到塵埃里,然后開出花來”。在書中,我們總能讀到這些關(guān)于愛情的浪漫,每一句言語都足以激起心中的千層浪,回蕩良久。這些?菔癄的誓言,都是愛情盛開時最美的見證。也想,有一天,像書中描繪的那樣,踏著夕陽的余暉,牽手心愛的人,漫步于金色的沙灘,伴著海浪拍打著暗礁的聲音,聆聽那個最近的心跳,“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甜蜜的愛情,浪漫的承諾,一輩子的約定,好美,好耐人尋味。每一筆,每一畫都好似染了蜜,書的每頁都沾上了甜美的氣息,于是,我們也會祝愿“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培根在《論讀書》中這樣寫到“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xué)使人周密,科學(xué)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xué),皆成性格”。
書是引航的明燈;
書是精神的食糧;
書是進(jìn)步的階梯。
讀好一本書,猶如品一杯香茗,沁人心脾,那番滋味,即使合上書,也久久不愿褪去。讀一本好書,為心中那片凈土播下希望的種子,期待結(jié)出累累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