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
世界上本沒有路,走得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同樣,世界上本沒有窗,縱橫的阡陌多了,相逢的人多了,也便有了窗。那是對未知世界的共同憧憬,也是三年努力的見證。
步入初三,放了學總是有三三兩兩的學生不愿離開教室。在班里上著自習,直到日薄西山,落日撒下最后一抹余暉,方才離去。其中便有我。而在離開學校前,關窗鎖門便成了我們的分內之事。
猶記得一個初秋的晚上,我在學校里與作業(yè)奮戰(zhàn),筆耕不輟。抬起頭,直見得鐘表的時間已經到了快禁校的點了,我便收拾書本,打算一走了之。一旁的衛(wèi)生委員猛地叫起;“記得關窗!”
我心下煩悶,無奈其為衛(wèi)生委員,抗命可是要罰值日的。我正要關上窗時,窗戶卻仿佛上鎖了一樣,死死地卡牢在窗臺上紋絲不動。我氣急敗壞,掄起袖子,企圖使出楚霸王“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氣魄時,衛(wèi)生委員連忙阻止,沒好氣地說:“這窗戶是要往上搭著開,一提一拉……真是的,你怎么三年了連咱班的窗都不會關呢!……”
望向他關窗時的動作行云流水,一氣呵成,似乎很輕松的樣子,我不禁有些許茫然和詫異:是啊,不知不覺三年了,我連身邊朝夕相伴的一扇窗都不會關嗎……
從那以后,或是伴著些許微風,或是望著滂沱的雨景,每天放學后我都會在班里的窗前發(fā)一會兒呆。大概是出于一種愧疚,我總是對那扇壞了的窗格外留意:白色的邊框,微微泛黃的銹跡。輕輕用手撫摸,卻光滑如砥,潔凈如初,只有閉合時發(fā)出的“吱呀”聲和發(fā)棕的窗鎖留下了三年歲月的烙印。我呆呆地望向窗的玻璃,不知是在看遠方的風景還是單單在望著窗,分不清,說不破。
窗臺的盆栽綠意盎然,葉片豐滿,早已沒有了三年前的青澀稚嫩;一隅靜靜躺著一架紙飛機,不知是男孩嬉鬧過后的玩具,還是女孩寫下青春煩惱的信箋?窗旁的書架依舊如初,只是擺放的書籍不斷翻新……時間不覺泛作海。
我從未想過,在我們學海暢游的三年里有這么多事物不曾留意,卻陪伴我們那么多的朝朝暮暮,見證我們走向成熟……趴在窗旁欣賞風景,人們只專注風景。而當人離去,風景消散,仿佛只有窗一直在,供下一批人窺看世界。
曲終舞散,暮色黯然。光上門,鎖上窗,也許有一天,這間教室將永遠鎖上,但我知道,有一扇窗收藏了許多心事,塵封三年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