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敬佩的人
他指揮了虎門銷煙,這一人類歷史上曠古未有的壯舉。他被稱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第一人,他也是我國近代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者和杰出的民族英雄。他就是林則徐——我最敬佩的人。
身在滿清封建統(tǒng)治下的林則徐并未像當時的國人一樣對外界一無所知,在面對西方資本主義的時,林則徐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早在鴉片戰(zhàn)爭前,林則徐就開始有意識的收集外文書籍、報刊來翻譯,以求加深朝廷、國人對“西洋”的了解。正是他此時的做法為啟發(fā)了以后的洋務運動。
林則徐主張禁煙,早在他任兩廣總督時他就已經(jīng)認識到鴉片對中國的危害。在離鴉片戰(zhàn)爭還有兩年的時候,他就向道光皇帝上書痛斥西方國家對我國大量傾銷鴉片的危害,“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shù)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道光讀后深為所動,于是他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去查禁鴉片。一年后一百多萬公斤的鴉片在虎門在林則徐的指揮下化作灰燼,向全世界宣告了中華民族決不屈服于侵略的決心。
同年,英國以虎門銷煙為借口,公然對中國發(fā)動戰(zhàn)爭。林則徐在鴉片戰(zhàn)爭中受到誣陷,以及道光皇帝對英國人的恐懼,這種種原因,林則徐被貶去新疆。林則徐被貶后,并沒有像陶淵明那樣隱居山林,也沒有像李白那樣遨游天下,他的生活沒有陶淵明那樣生活的脫俗,也沒有像李白那樣生活的灑脫。他在去新建的途中寫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激勵詩句來勉勵自己。在新疆他深入民間,指導耕作,興修水利,推廣坎兒井和紡車,為老百姓做了無數(shù)的好事。
林則徐放眼世界、虎門銷煙、為官為民,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他是我最敬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