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上梅花香
鴉片戰(zhàn)爭的炮火打破了一個天朝沉醉的迷夢,四萬萬人民的眼淚映不出神州的方向,天安門前學(xué)生的怒吼喚不醒一個早已枯朽的中國,唯有一些真的猛士,用他們的身與心,用他們的意志與精神,撼天動地,共三光而永光。
一枝梅花落在你的眼里,可這本該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日子之一。
實在不敢想象你這個戲稱自己是“一佳頂雙目”的男人,在臨刑時該是怎樣豁達怎樣的英氣逼人。
你手挾著赴刑場的那半支香煙,還燃在歷史的光影里;你沿途高唱的《國際歌》,還響徹在長汀公園的刑場上;你奮力去照亮社會前進的道路,甚至不惜舉全身而自燃,一顆燦星從此隕落——秋白不朽!
孫中山說:“惟我輩既以擔(dān)當(dāng)中國改革發(fā)展為己任,雖石爛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而你,是即使此身不存,此心也不死的人。你臨刑前的從容與對中國共產(chǎn)黨的堅定信仰,激勵了后世不知多少志士;你心中的“大丈夫文武忠孝,求士為國,不私于家”的豪言,始終像鞭子抽在你瘦弱的身軀上,于是你寧肯倒下,也要去鋪平中國革命的道路。
你從不灰心,也從不因困難而縮步,哪怕你被王明驅(qū)逐出了中共中央領(lǐng)導(dǎo)集團,哪怕你后來被捕,被國民黨威逼利誘,你一直很堅定地走向革命;與你同時代的好多人卻做了軟骨頭,在刀劍下乞憐。
你是真正的英雄,是目睹人民臣服于水火時操起菜刀去救國救民的人,用自己柔弱的身軀,偏偏演出了一場泰山崩于前而不倒的英雄戲。
你是文人,信奉過“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信條,你本該在書齋里實現(xiàn)自己的文化價值,本該將“瞿秋白”這三個字鐫刻在文人格上,可是,你沒有。
你將自己的全部心血、精魂都傾注在中國革命事業(yè)上,一路披荊斬棘,遇刀劍水火而絕不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