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制命運的藍圖
“命運不是機遇,而是選擇”,正如丁格說的那樣,命運是由我們選擇的。如果說人生是從沙灘走向大海,那么命運則是那雙如影相隨的足跡,足跡通向何方,人生之路抵達何方。然而,足跡的方向難道不是我們所掌控的嗎?
自己選擇命運,是一種破除疑霾的智慧。南北朝時期的范縝曾說過:“人之生譬如一樹花,同發(fā)一枝,俱開一蒂,隨風而墮。”確實,人生之花飄落何處,都是偶然的,不存在報應之說。所以,世上無宿命,命運是靠自己爭取的。當我們被命運嘲諷時,當我們被命運戲弄時,當我們被命運丟棄時,自己選擇命運,就如同一輪熠熠生輝的太陽所灑下的光輝,使我們擁有溫暖和力量,從而容光煥發(fā)、神采奕奕地迎接無情的暴風雨。由此可見,當我們選擇命運時,也就擁有了這種智慧。
自己選擇命運,是一種洗盡鉛華的灑脫。作為“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沒有像其他文人一樣追名逐利,在混沌糜爛的官場中茍且偷生,而是隱居山林,打鐵、彈琴。嵇康因朋友山濤邀他做官而與之絕交,也不為身為大將鐘會阿諛奉承。在他臨刑前,一曲浩然不屈的《廣陵散》成為了他最好的歸宿。也許會有人覺得嵇康桀驁不馴,愚昧至極,要我說,他這是自己選擇自己命運,堅持奉行自己的原則和信仰,也是因為這樣,他流芳百世,名傳千古。“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難道我們會因為這些挫折而被迫屈服嗎?如果我們能夠自己選擇命運,我們也就不會牽掛那么多升沉榮辱與虛名浮夸,將自己的秉性磨礪得像玉一般,超然物外,曠達灑脫,堅持自己的理想。即使命運如此多舛,也要生如夏花之絢爛,這,才應該是我們的原則。
自己選擇命運,是一種柳暗花明的成功。左思,西晉文學家。他貌丑口訥,不善交際,學什么都不會。但是,他并未放棄,每日堅持寫作與積累,嘔心瀝血,歷時十年,寫出了名震天下的《三都賦》。一時,洛陽紙貴,陸機輟筆……他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最終獲得了成功。自己選擇命運,是驕陽似火的夏日中的一把扇子,是疾風驟雨的雨夜中的一方小亭,是昏暗無光的黑夜中的一圈篝火,從而使我們找到了正確筆直的大道,通往成功的大殿!白怨庞⑿鄱嗄ルy”,自己選擇了命運,恰好就能把握最真實的自己,洞悉最真實的情況,認清最真實世界。如此一來,我們不就能獲得某種意義上的成功了嗎?
在當今社會中,我們該如何自己選擇命運呢?從國家的角度上來看,就是堅持獨立自主,不被其他國家干涉內(nèi)政,走向和平發(fā)展的道路;從個人的角度上來看,就是擁有自己的理想,不被物欲橫流的社會遮雙眼,并且腳踏實地,扎扎實實地為自己的理想打下基礎,以便為未來的某一天做準備。我們只有選擇命運,才能撥云見日,實現(xiàn)理想。
命運若是一場戲,我們便是這場戲的導演;命運若是一條河,我們便是這條河的開道人;命運若是一卷紙,我們便是這卷紙的執(zhí)筆人。貝多芬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讓我們做靈魂的工程師,繪制命運的藍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