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卻的美好
大部分人的記憶里,童年無不是充滿了朦朧與純真的美。一開始看到的這個世界是多么的美麗?翠綠的葉,紅色的花;明艷艷的太陽,冷清的月。
剛剛走進這個世界的我們,對于這個世界都是如此的好奇。從我們跌跌撞撞的學會走路,就迫不及待的想要觸碰這個世界的每一部分。母親的笑容,父親的胡渣;地上的螞蟻都能讓我們看上一個下午也毫不厭煩。
我在城里出生,卻在鄉(xiāng)下長大。依稀記得四五歲時,比我大上幾歲的哥哥帶著我進山林玩耍。我們可以灌木叢里玩捉迷藏、爬上不高的小樹眺望遠方;就連淺淺的小溪中那小魚都是讓我顯得那樣的欣喜,偶爾蹲不穩(wěn)還會栽進水里。
從嘰嘰喳喳的鳥叫聲到不遠處竄過的野兔,山林里一切都是那么的生機勃勃。發(fā)現(xiàn)新的小動物時那一刻的欣喜;攀爬著奇形怪狀的樹木蔓藤;偶然發(fā)現(xiàn)的野兔窩——我們可以從早上玩到傍晚,中途餓了,萬能的哥哥會到小河邊釣小魚,挖泥鰍時雖然弄得灰頭土臉,但是絲毫不影響我們的快樂。
當哥哥坐在一旁釣魚時,我可以坐在一旁疊石頭,或者壞心眼的推了推哥哥穩(wěn)穩(wěn)地魚竿,然后在哥哥無奈委屈的眼神中哈哈大笑著跑遠,玩累了還可以趴在哥哥的膝上睡一覺等午餐上鉤。
姑姑和姑丈似乎一點也不擔心我們的溫飽問題,等我們傍晚心虛的拽著臟衣服歸來,他們也只是說兩句,然后問哥哥中午都吃了些什么——如果中午沒吃什么,他們會嚴肅的將他拉到一旁教育,偶爾哥哥還會轉(zhuǎn)過頭來對我搞怪的眨眨眼,把我逗得直笑。
這樣美好的時光只持續(xù)到了我六歲那年。我回到了城市,拿起了課本。忘卻了吃烤魚是被燙嘴的懊惱;忘卻了被小鳥啄過的委屈;忘卻了那灌木叢后的野兔窩——知識裝滿了我的腦海,我卻絲毫感覺不到滿足。
我們只能向前看,向前看,我們談論的話題一直是服飾的滿足和成績的優(yōu)越網(wǎng)絡上的趣事,路上的風景一直在變,心中的童年已經(jīng)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得朦朧,偶爾夢見當年踩在小溪里,腳邊游過的魚兒恣意的姿態(tài),醒來后卻再也記不起來。
恍惚時,暮然轉(zhuǎn)頭,當年的傻哥哥咧嘴對我笑:“暑假了去鄉(xiāng)下玩怎么樣?山林里的小溪清澈的很……”
“啊,抱歉,我作業(yè)好多……”
“啊,那,那好吧。記得來玩!”
“恩!
我是不是忘記了什么?是當年的傻哥哥,還是當年那顆容易被滿足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