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月也美麗
殘月愁—林黛玉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峄ㄒ
這便是黛玉的命了,香魂一屢隨風(fēng)散,愁緒三更入夢遙,黛玉氣絕之時,正是寶玉娶寶釵的那個時辰。當(dāng)隱隱約約音樂伴隨著黛玉的魂魄逝去的時候,大觀園惟有竹捎風(fēng)動、凄清的殘月默默相送,這份凄涼和冷淡,真?zhèn)應(yīng)了當(dāng)初黛玉與湘云在中秋夜里所吟的對子了。
黛玉注定一生與淚相伴,葬花的那份悲傷,寄人于籬下的那份苦楚,無不是這女子慘痛的經(jīng)歷,她的生命如就殘月一般,永遠(yuǎn)是殘缺不全的。黛玉是極聰慧的,但是這份聰慧卻讓她更加敏感,對賈府的人,事以及一切……敏感使她日益消瘦,更加哀愁。她愁賈母對她的想法兒,她愁寶釵與寶玉之間的點點,甚至連花落,都讓她憂愁落淚。眼空蓄淚淚空垂,暗灑閑拋卻為誰?黛玉啊,要是早知要流盡一生之淚,愁苦一生,你,還會進賈府嗎?
黛玉如殘月的一生是悲涼的,卻又是凄美的。殘月的光并不明艷照人,但卻清冷,卻安靜。黛玉天生便是內(nèi)斂的,便是如著殘月的,雖然不完整,但卻始終有著動人心魄的凄涼。黛玉,你知道嗎,殘月,也很美麗。
殘月哀—王昭君
身襲一身紅衣,青玉簪,翡翠飾,蓮步移,水袖舞,華蓋下的你,美艷動人。千里萬里來到荒無人煙的大漠,手中的琵琶是你對家鄉(xiāng)唯一的寄托。一聲雁鳴,一陣馬蹄,一抹夕陽。你的容顏,頓時消散在這荒茫的大漠上,不見…..茫茫的大漠,真的是你感情的寄托嗎,當(dāng)大汗的寵妃,真是你心中所向嗎?與成群的牛馬為伴,又是你的理想嗎。史書里的你,閉月羞花,沉魚落雁。為漢室江山遠(yuǎn)嫁大漠,你,那么美麗。你的笑容傾倒了山河,傾倒了匈奴,讓和平來到。多么深明大義的女子!紅嫁衣下的你,格外明艷,可又有誰看見金鳳冠下你那張憂愁的面。一輪殘月當(dāng)空,清冷的月光下,荒茫的大漠上,你依舊用那把琵琶,彈奏著和平的旋律。
昭君,你本應(yīng)是圓月,那么美麗的你,那么聰慧的你,那么善良的你?涩F(xiàn)在,你是殘月,你用你生命的殘缺,換回了大漠與中原的和平。像殘月,為了日后更長久的光明,讓自己殘缺。你扛起了原本不用一個弱女子擔(dān)負(fù)的責(zé)任,你扛起了原本不用經(jīng)歷的生離死別,你在青海湖流下的淚,奏響了一支和平的琵琶哀曲。昭君,你是殘月,殘月亦是你。
殘月怨—西子
長久以來,試問有誰會忘了,那個若邪溪邊浣紗的女子?
詩人筆下的你,美輪美奐——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摸總相宜。又有幾個人知道,美麗的外表下,是你哀怨的心。你是否還記得若邪溪邊的浣紗女子?你是否還記得一道詔書就將你和他永遠(yuǎn)分隔?你是否還記得集三千寵愛于一身的你,一身流蘇,漫步庭院?庭院的花朵不敢與你爭艷,清涼的流水不敢與你較溫柔。這就是你,比花明艷,比水柔美的你?墒,誰又知道,就是這美麗,注定你哀怨一生。你的美貌為越人贏得了勝利,你卻成了吳國人眼里的紅顏禍水。這些,你不在乎,通通都不在乎?墒,戰(zhàn)爭結(jié)束,你卻再也找不到他的身影。萬念俱灰,一切煙消云散。你怨,為和你有這絕世之貌卻不讓你與愛人廝守一晚……
西施,你是殘月。你是最凄涼的殘月,永遠(yuǎn)殘缺,永遠(yuǎn)缺少一部分。美麗,不是你的錯誤,這是上天開的玩笑,你要的平淡,他從未能實現(xiàn)。請你,靜靜的將自己留在西湖吧!她們是殘月,殘月亦是她們。她們很美麗,殘月也美麗。
殘月也美麗
人們總是在不停地追求完美,希望周邊的事物天衣無縫,可有誰能緩一下腳步去關(guān)注那殘缺的美呢?自古就有“花好月圓”之說,這寄托的是人們對相聚、團圓的無限向往。圓月的美麗是公認(rèn)的,皎潔的月光總能叫人陶醉其中,寓意團圓和幸福的圓月更加受到世人的喜愛。然而,一年當(dāng)中,真正的月圓之夜是難得的。絕大多數(shù)的夜晚,只有那一彎殘月靜靜地掛在天邊,默默陪伴它的只有天空與星星。我并不否認(rèn)圓月的美麗,但我更偏愛殘缺的月亮。圓月的美麗、完美是殘月無法相比的。但圓月太過于完美,每當(dāng)我抬頭仰望時往往只有一時的悅感,不一會兒就失去了欣賞興致。而面對殘月就不同了。殘月是自信的,盡管其美麗很難被人所察覺,但她依然不改初衷,為了理想執(zhí)著追求;殘月也是多變的,她總是給人帶來許多新鮮的感受。沐浴在那柔柔的銀光下,我的內(nèi)心總會萌生出頗多的沖動,如同一個嬰兒,看到嫩葉上的露珠,天空中絢麗的煙花,其實心中早已充滿著驚喜,但是除了“咿咿呀呀”之外,再也找不到合適的語言。
不妨選擇一個寧靜無風(fēng)的夜晚,捧一杯熱茶站在窗邊,一切靜謐安適,抬頭望去,那彎殘月高高地掛在空中,三三兩兩的小星星圍在四周,好似一位慈祥的奶奶正被孫子們纏著講故事。這時,一股溫馨暖意就會不知不覺從捧茶的指尖直達(dá)心底。倘若沒有星星也不要緊,只要靜靜地凝望,你就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殘月的周圍隱約裹著一圈灰色的光環(huán)。細(xì)細(xì)想來,這光環(huán)一定是天空對殘月的細(xì)心體貼與呵護。這樣一來,天空中原本單調(diào)的白、灰、黑三色,便水乳交融,儼然一卷精美和諧的山水畫。殘月又何嘗不向往著圓月的美麗呢?她總渴望能有一天變成萬眾矚目的滿月,達(dá)到作為月亮的最高境界。于是,殘月默默地努力,毫不張揚自己的付出,用她那淺淺的一彎向大地撒下微弱的光亮,照亮孩子回家的路,溫暖孤獨異鄉(xiāng)人的心。她知道,實現(xiàn)理想需要自信,更離不開執(zhí)著,只有一點一滴的積累,一絲一縷的變化,才能使自己一步一印走向豐滿、接近圓滿。就像春蠶,經(jīng)歷千辛萬苦,才換來最后的破繭成蝶,迎來完美的自身蛻變。
其實,殘月就像許許多多的普通人一樣,默默無聞地堅守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沒有令人羨慕的外表,卻擁有一顆熱愛生活、敢于面對的心靈。就像海倫??凱勒,盡管自己是盲聾啞人,卻從不怨天尤人,她勇敢地面對黑暗、寂靜、孤獨,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他人,傳播關(guān)愛,回報社會,最終改寫了自己的命運。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边@是當(dāng)年蘇軾在中秋賞月的時候,因思念遠(yuǎn)方的親人,不覺睹物思人、觸景生情而道出的人生哲理。既然人生的聚散離合不可強求,月亮的殘缺圓滿也難隨人愿,不如讓我們將殘月看作含苞待放的花蕾,把期待與向往留在心底。抬眼凝視吧,你將同樣會發(fā)現(xiàn),原來殘月也如此美麗。
覺得不錯就摘抄過來了。